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跟我读原著”之《中国大历史》
发布时间:2021-12-24浏览量:4439

一、活动时间

12月21日,星期二上午

二、活动地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207办公室

三、参加人员

教研室全体成员

四、原著名称

《中国大历史》

五、主讲人

王海燕 

六、主要内容

(一)主要观点

这是黄仁宇先生以往关于中国历史论述的总和。全书短短二十余万字,勾画整个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全貌,将浩瀚如烟的中国历史高度压缩,又与欧美史纵向比较,指出了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经济体制的原因。

书中主要讲述了中原地形对农耕经济形态及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作用;统治者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的过程;描写了皇权及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在旧有的体制下由盛转衰、沦为半殖民地,同时不断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历史。最后作者提到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迎来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由于黄仁宇独立的立场、独特的视角,使本书具有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风采。

(二)精彩之处

该书之所以能畅销十余年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历史理论上有所创新。应该说,《中国大历史》并没有发现什么前人所没发现的史料,它靠着“大历史”和“数目字管理”这些黄仁宇独创的概念,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历史在读者面前耳目一新。正如黄仁宇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在1960年代,我就觉得我们应当广泛的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史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

1.作者从地理环境因素的多个角度论述了是什么力量、什么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这一点视角独特、耐人寻味。

正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在物质不丰富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国家。按照作者所言,第一,纤细黄土示意耕种,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国社会形成了小块耕地的操作。第二,泛滥成灾的黄河,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够调度全国资源,来帮助灾民恢复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设施。“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第三,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抢夺也需要国防上的集权。游牧民族每当天气干旱、气候不好的时候就偷袭中原,抢夺粮食,所以要修建长城这样的防御设施。这一点可以通过全国的国防线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作为印证。“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总之它在地理上构成第三个因素,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

2.关于朝代的兴衰更迭问题。黄仁宇先生从赋税、吏治等方面对此作了分析。朝代兴起之初,由于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在赋税徭役上对百姓的盘剥较轻,但是随着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恢复、生产发展,王朝统治者必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掠夺,必定会逐步加重赋税。这样激起政府和民众的对立在所难免。政府与民众的对立必然导致朝代的兴衰更迭,我国五千余年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三)个人感悟

读完这篇文章,我从黄仁宇先生运用独特历史视角“综合”长时段历史的大局意识与逻辑思维中受益匪浅。不仅文章精巧的构思、出色的文笔,在谋篇布局上,黄仁宇先生也颇费工夫,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易于读者理解中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深层历史缘由。例如,开篇第一章“西安与黄土地带”并不从三皇五帝讲起,而是以古都西安为历史的制高点,从《长恨歌》谈起,对中国的历史作总的俯瞰。此后几篇文章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评析都围绕“西安”这一城市展开。例如“西安事变”、“秦始皇”等。例如,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逼真与庞大,复杂与灵活中看到了如此工程“非有创意上丰富的沟通和技术上充分的合作”,认为这印证了“战国时代高度的动员水平和百家争鸣的景况。”总之,读完此书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和了解,当全景的历史画卷伸展在眼前时,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愈发感受到读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