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体备课 深耕教学细节赋能课堂
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量:14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改革创新,2025年10月27日,新思想教研室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召开专题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教室(见图)。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袁莹雪老师主持,本次备课会从教学逻辑、案例适配、难点突破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为课程教学精准蓄力。


会上,孙冬梅老师率先锚定章节定位,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10个明确”重要内容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践落点,建议教学以“为什么坚定制度自信—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怎么健全制度体系—重要内容是统一战线”为核心脉络,同时强调需关联前文知识强化体系性。

袁莹雪老师聚焦中西方民主对比的实操方法,提出补充“美国移民政策随政党轮替反复调整”案例,对比中国政策的稳定性,以“民众生活体感差异”具象化民主适配性,他还建议引入相关视频的8分钟对比片段,压缩理论阐释时长。

滕金聪老师则细化案例选用场景:“深圳市民反馈街道砖面不平整3天获整改”的案例,可搭配现场照片展示基层民主的“全链条响应”,此外,还提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征集19万条少年儿童建议的细节,能体现民主的“全覆盖参与”。

李文敏老师针对“判断国家民主8条标准”的教学难点,提出将“权力制约监督”关联“内蒙古群众举报公车私用24小时立案”案例,结合国家监察体系讲解“自我革命”的实践逻辑;同时建议弱化争议表述,侧重“依法有序”的制度属性。

张浩天老师补充历史维度的区分方法:将抗战时期“三三制”民主(服务统一战线的特殊协商形式),与如今“从诉求提出到监督落地”的全过程民主对比,用“深圳案例中‘反馈-处置-回访’的闭环流程”,具象化“全链条、全方位”的发展升级。

此次备课会通过细化发言内容、补充实践案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重点与落地路径,后续教师们将整合资源、打磨教案,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教学既深植理论高度,又贴近学生认知温度。

撰稿:贾佳慧

初审:袁莹雪

终审:朱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