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3-11-26浏览量:18989

中国近现代史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综述 风云变幻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C  5.A  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双重残酷压迫,面临着灭种亡国的危机,国贫民穷,整个国家人民处在极度贫困的悲惨境地。

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美好愿望,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60余年里,列强各国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手段,它们一方面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又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保持着;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始终没有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第三,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即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广大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少见的。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和现代的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B 2.A 3.D 4.D 5.D 6.C 7.B 8.B 9.C 10.B 11.C

二、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打开清朝闭关的大门,长时期的大量的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实行禁鸦片措施。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到广州禁烟,于1839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全部鸦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2.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将大量的鸦片输入到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6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3.1861年,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清廷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政权落到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的手里,奕訢等人由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列强进行交涉并签订《北京条约》,而受到侵略者的赏识。由此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进行间接的半殖民地统治。

4.18853月,法国侵略者进犯中越边境中国一方的镇南关,年近七十的清军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所部清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内外交困,茹费理内阁为此而垮台。在近代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镇南关——谅山大捷和它的指挥者冯子材被载入史册。

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1)因为他们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负有特殊使命压在清政府头上的“太上皇”。可见清王朝已经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了。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反动派开始勾结起来,共同残酷压迫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但是这种勾结对清政府来说并不是平等的。西方列强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实际统治,而清朝封建统治者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和奴才。

(3)外国侵略者开始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殖民统治。

.(1)从上述资料看,第一,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以商品输为主发展为帝国主义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二,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了采煤、新式采铁和冶铁等现代重工业和水陆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列强对中国铁路的控制,不仅攫取了巨额利润,获得铁路沿线的许多经济权益,而且还由此从政治上、军事上取得对这条铁路及其沿线地区的控制权,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2)列强对中国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垄断地位,使中国民族工业举步为艰,在这些现代工业中难与外国垄断资本竞争,而在现代轻纺工业等领域,也由于外国资本的竞争,不断的萎缩,如材料所列,1913年,外国资本控制了41.2纱锭和49.6%的布机,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而且对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坏,加速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萎缩和衰败,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

1.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

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这一点,即使帝国主义分子自己也是不能否认的。由此可见,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3.近代以来,我国固有领土台湾屡遭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台湾军民奋起反抗,给入侵之敌以沉重打击,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副舰长马肯基率陆战队在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击毙马肯基,打退了美军的进犯。1874年,日本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日军侵犯台湾琅峤地区,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迎头痛击。1884中法战争期间,法舰进犯台湾基隆、淡水,都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击退。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台北人民闻讯后鸣锣罢市,表示抗议。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及台湾士绅组织义军同日军激战,抗击了日本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日军死伤32,000多人。台湾军民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4.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第三,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五、论述题参考答案: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社会制度的腐败。(1)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政治腐败,处在没落衰亡的周期;(2)王朝的统治支柱——军队已经完全腐朽,丧失了战斗力,不少将帅克扣军饷,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指挥无能;(3)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他们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所以,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统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仅以鸦片战争为例:就武器装备来看,清军装备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与西方列强的武器装备存在着时代差,再就军队素质和战斗力来看,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力远远低于英军,鸦片战争的情况是这样,其他反侵略战争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实武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决定因素,武器因素与社会制度比较起来,社会制度才是决定因素。而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屡遭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王朝的反动封建制度。

2.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在军事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在政治上,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在经济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B 2.B 3.A 4.C 5.A 6.C 7.D 8.D 9.B 10.B 11.C 12.B  13.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CD  3.BCD

三、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联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要求变法图强。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从此,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2.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诸王之间更是“彼此睽隔,猜忌日生”,1856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变衰的分水岭。

3.百日维新是一次资本主义改良的政治运动。1898年中华民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富有爱国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18986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其中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带有一定发展资本主义色彩,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的抵制,大多未能付诸实施。921日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三、材料题参考答案: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是在清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岌岌可危的处境中地主阶级搞的自救运动,当时内有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与之对峙,捻军在北方的起义大有燎原之势;外有列强入侵进逼,清廷在内外战场接连败北,为挽救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洋务派企图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之意,不过这是摆在极次地位罢了。李鸿章讲的更明确了,“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可见清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始终把镇压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面对外国侵略者则可牺牲国家民族利益屈辱忍让,所谓加强海防、边防果真有此意,也不可能起作用,这已被历史所证明。(2)洋务派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统治的危机,用他们话讲就是“自强”,而“自强之术,必先练兵”,“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洋务派练兵、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自强目的,甲午战争一战,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前后持续30多年,根本没有能挽救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2.(1)上述材料是《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的摘要,其一,提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其二,规定了社会生产生活组织方案,为人们设计了一幅平均主义的社会蓝图。上述方案特别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史学界中有人认为主要的尖锐激烈的军事斗争,使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没有条件实行这个纲领。我认为假如太平天国取得全国政权,这个理想社会改革方案,也没有可能实现,即使运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行推行,其结果也是必然失败。(2)因为《天朝田亩制度》虽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的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这就是这个美好社会改革方案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1) 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5)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近代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6)是19世纪中叶的亚州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运动,冲击了西方的殖民主义体系。

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活动期间,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学说”,指责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救亡图存。(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万不可兴”。维新派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认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帷幕随之拉开。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主要是维新派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另一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戊戌维新运动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很快失败了,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4.《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方案规定: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并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同时《天朝田亩制度》所制定的社会改革方案,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5.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五、论述题答案: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一役,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派官员在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形势下,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D 6.C 7.C 8.B 9.D  10.D

二、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清末,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为了摆脱困境,欺骗人民,于1901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机构,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鼓励留学,废除科举,宣布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等,史称清末“新政”。清政府以立宪为名,行巩固皇权之实,不久就撕下伪装,成立“皇族内阁”,镇压资产阶级立宪派的请愿活动,宣布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引发了辛亥革命的暴发,清末所谓新政破产。

2.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的直接组织领导下,191110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朝统治的缺口,腐朽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3.保路风潮又称“保路运动”,是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1911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清政府有铁路利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而以四川省反抗最为激烈。四川总督赵尔丰用武力镇压成都请愿市民而造成“成都血案”,在同盟会成员的参与下保路运动很快发展为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胜利制造了条件。

4.1912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临时约法还对国家机关行政组织机构及权限作出了规定。这样,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

5.中国同盟会。1905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中国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选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创《民报》为机关刊物。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1)孙中山和康有为所讲的是指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所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所瓜分的危机形势,有着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使中华民族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危机感,救亡图亡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2)康有为提出的维新变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救国方案,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救国图存部分先进分子共识,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政治运动。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及他们救国方案脱离中国国情而失败。维新变法的失败,使坚信维新变法救国方案的一些人士改变立场,转而支持并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建立民国,争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孙中山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早在甲午战前,就认识到要救中国只有推翻帝制,推翻清王朝,走革命的道路,并于1905年至1907年同维新派就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等展开论战。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变法维新一样,最终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历史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的,中国不能有”,同样是因为不符合中国国情,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地位,争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这一历史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完成。

.(1)上述孙中山的两段话,认为辛亥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和教训,其一是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外部压迫和革命党内部主要骨干妥协的压力,不得不将民国政权让给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结合。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结束革命。其二,指出了革命党人内部不团结,政治主张不一致,表现出对革命的妥协性,如革命派有人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这种观点发生在同盟骨干身上,他们力主孙中山辞职,向孙施加压力,孙只好在袁逼清帝退位,宣布承认共和后,辞去大总统,让位于袁。这就是孙中山说的“已为情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专制阶级谋妥协”。“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2)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有一点最主要的孙中山却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是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四、简答题答案: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着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论战的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具体地说: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统治者在中国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客观上说,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从外部和内部联合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五、论述题参考答案:

1(1)辛亥革命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1905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有自己的章程,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内外成立支部。在斗争中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地位逐步确立,并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革命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2)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指导。辛亥革命提出了系统的反映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政纲,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主要矛盾,并在长期斗争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跨出了重大一步,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辛亥革命进一步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的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4)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使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增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5)辛亥革命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客观上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尽管暴露出许多弱点和不足之处,但这些特点说明了它已达到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水平。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