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通知 | 学生安全防范告知书
发布时间:2020-02-24浏览量:6119

亲爱的同学:

大学阶段是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安全、顺利地完成学业,是您在校学习期间的首要任务。为保障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我们特编写了以下安全防范告知内容,请您认真阅读,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时时处处注意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防火防电

1、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丢烟头等火种。

2、不在宿舍使用蜡烛等明火用具。

3、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焚烧杂物。

4、不在消防安全通道上堆放杂物。

5、严格遵守实验室用火、用电安全守则,避免发生火灾。

6、严禁用裸线线头插接电源。

7、不乱拉电线,不违章用电,做到人走断电。

8、宿舍内严禁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9、发现电器或电源开关、插座、线路故障应该及时报修。

10、注意充电安全,充电器要及时从电源拔掉。

11、使用电热水器,要事先检查是否漏电。

二、防骗

12、既要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也要提高警惕,不能轻信花言巧语或被假象蒙骗。

13、不要把自己和家庭的信息等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14、不要贪小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涉及财物的行动要特别警惕。

15、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善于识别。

16、不要把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贵重物品借给不熟悉的人,以避免被骗。

17、对主动找上门来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避免骗子打着老乡、同学的同学等旗号来行骗,避免陌生人趁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或者收了定金后不提供商品等情况发生。

18、注意兼职安全,高校学生往往因经验少、法律意识差以及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而被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

19、警惕介绍生意或拉伙做生意的人,避免被拉入传销组织失去人身自由。

20、上当受骗后更要保留证据、及时报案、大胆揭发。

三、防盗

21、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照顾,保护好自己及室友的财物。

22、首饰、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箱子)、保险箱里或寄存它处。

23、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或通过银行处理。

24、离开寝室及睡觉前应将现金和贵重物品锁好、放好,以免门窗被人钩走。

25、随手关门锁门,不外借钥匙,最后一个离开宿舍或睡觉的同学一定要把门锁好、把窗关好,不要嫌麻烦。

26、不要留宿外来人员,避免引狼入室或受纪律处分。

27、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必要时拨打报警电话。

28、使用存折、银行卡时,一定要加密,不要选用相同数字、自己生日、学号、电话号码作为密码。

29、避免将银行卡借他人使用或委托他人代存、取款。

30、不要将存折、银行卡与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一起保管,以防被盗后冒领。

四、防食物中毒

31、尽量在学校的食堂就餐。

32、不购买过期的食品,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

33、不吃街边、露天小摊上的食物,如烧烤、果汁等,其卫生条件、食物来源都无法保证。

34、学会识别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预防过量吸收。

35、如因食物中毒或食物细菌感染而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现象,应及时就医。

五、防交通事故

36、人行道比车行道安全,非机动车道比机动车道安全。

37、不要认为车不敢撞你,行驶的车可能刹不住,不要认为开车的人都正规学习过驾驶。

38、过马路必须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不要冒险。

39、要始终靠右行走,不要在路的中央拦车。

40、乘车先记住车号,下车时拿走自己的随身物品。

41、如果车辆已超载超员,切莫乘坐。

42、尽量乘公交客车,不要乘坐货运车辆或没有载客资质的黑出租、摩托车、电动车。

43、不要乘坐车况不良、没有保险标志、无牌无照的车。

44、乘坐小车别忘了系安全带。

45、不要无证驾驶,不要超速、超载。

46、不要在大雨、大雪、大雾天气和夜间行车,不要在危险地方停车。

47、行路时,切勿边玩手机,别拿生命开玩笑。

六、防滋扰

48、谨慎或不与校外人员交往,如发生矛盾或纠纷,要预防对方进入学校寻衅滋事、伺机报复。

49、尽量避免与社会青年发生矛盾,避免酿成正面冲突。

50、女同学要警惕不法青年专门尾随或有目的地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处寻找机会骚扰。

51、预防电话滋扰,如是陌生人电话,要尽快结束通话,否则可能步入圈套。

52、慎交异性朋友,交往时要留有分寸,避免产生造谣中伤、纠缠不清、敲诈勒索等情况。

七、防抢劫抢夺

53、外出时要提高警惕,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不要携带过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若必须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应请同学朋友陪同。

54、现金或贵重物品最好贴身携带,不要置于手提包或挎包内,不外露或向人炫耀贵重物品,应将现金、贵重物品藏于隐蔽处。

55、尽量不要在夜间独行,深夜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在僻静、黑暗处行走、逗留。如发现可疑人员及车辆尾随,要想方设法避开或报警求助。

56、当身处危险时,应沉着冷静,采取有效策略,不要以硬碰硬,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要尽量看清作案分子的体貌特征和逃跑方向,保护好案发现场并要及时报警,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布控,抓获作案人。

57、挎包要单肩斜挎,靠马路的最右边行走,切勿将包放在车筐或挎在左肩等易遭抢劫的部位。

八、防人身侵害

58、回家或者外出时,要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走。

59、不要轻信他人引诱,加入“帮派组织”寻求保护或敲诈勒索他人。

60、不要因一时冲动而与人争吵、斗殴,更不要出于“哥们义气”参与打群架。

61、不要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要与陌生人外出吃饭、玩乐等,防止被绑架、勒索。

62、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食品、饮料,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药品实施拐骗、抢劫等。

63、不要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门钥匙要妥善保管,不要给陌生人。

64、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时要沉着机警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九、防游泳溺水

65、不要到江、河、湖等危险水域去游泳,应到正规的、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的游泳池游泳。

66、不熟悉水性的同学游泳时要佩戴游泳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会游泳的同学要提高警惕,不要到深水区游泳。在不清楚水深、水况的情况下,切记不可擅自下水游泳。

67、到海边游泳,要到指定的游泳区域游泳,不要到非游泳区游泳。

68、如在游泳时遇到抽筋等情况,不要慌张,大声呼救或者利用身边物品吸引岸上同伴或他人注意来营救自己,如无人营救也不要慌张,通过缓慢活动和按摩抽筋部位来缓解疼痛,稍作缓解后尽量游近岸边。

69、如遇到同伴不幸溺水,要第一时间向他人求救并报警请求支援,水性好的人要观察好周围环境情况,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救,不要蛮目下水进行救援,特别是对于水性不是很好的同学千万不能盲目施救。

十、防活动意外

70、节假日不得以学院、年级、班级的名义组织校外活动,不要单独外出远行。离开青岛市需履行请假手续,假期结束后要按时返校并销假。

71、开展活动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提前上报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活动尽量选择在校内安全的场地进行,注意预防各种器械的伤害。

72、大型活动要做好人员疏散的预案,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预防踩踏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73、不要选择水库、江(河、湖)边、荒山、野外等地方作为活动地点,以避免事故发生。

74、外出旅游要跟随正规旅游机构,不要随便相信街头小广告和非正规网站的宣传。

75、外出活动前要将活动目的地、活动内容、紧急联系方式等告诉父母及辅导员,征得同意后方可出行,以便及时联系。

76、不要参与探险活动,不要参与一些网络上驴友组织的生存挑战之类的活动。

十一、防租房意外

77、按照学校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

78、大学生在外租房既难以保证自身安全,又不利于学习,也影响到自己和同学间的关系。

79、学校周边的出租房一般没有合法手续,条件也比较简陋,治安难以得到保障,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80、女大学生在外租房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

十二、防鼠害虫害

81、搞好宿舍内务卫生,吃剩的饭菜要及时拿到垃圾桶,不要存放在宿舍或者丢在宿舍门口。

82、配合学校做好定期灭鼠灭虫的行动。

83、如宿舍发生鼠害虫害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医院等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防控。

十三、防网络违法犯罪

84、自觉遵守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规定,不浏览色情信息、不传播有害或未经确证的信息,不从事任何违法网上销售活动。

85、在网上慎交朋友,不要将个人资料外泄,更不要随便答应“网友”外出。

86、警惕网购陷阱,谨防贪小财吃大亏,在使用网银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银行网址并选择安全可靠的交易工具。

87、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做理性网络公民。

十四、防泄漏机密

88、自觉学习保密常识,注意保护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重要信息。

89、自觉遵守保密的有关规定,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不该泄漏的秘密绝对不泄露。

90、与外国人交往时,要注意对方的行为动向,涉及信息搜寻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和部门。

安全防范知识难以一一列举,请您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加强学习,见于行动,切切实实做好各类安全防范工作。祝愿您健康、平安、快乐!

谨记:贪财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参与网络贷款,不参与网络刷单;警惕QQ被盗骗钱,警惕手机丢失骗钱。

切记、切记、切记

跟钱有关的任何事

任何人一定再三确认

三思后行,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