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学校暑期及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绷紧绷牢疫情防控这根弦,全力保持好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切实维护全省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要求,要抓紧抓实暑期校园疫情防控,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暑期健康安全教育,统筹做好留校师生服务保障,认真排查校园安全风险隐患,优化校园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暑期校园安全稳定。
会议强调,要统筹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及教育教学安排,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及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方案,及早谋划秋季学期开学,严格返校师生员工行程及健康管理,着力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强化部署调度、联防联控、督导检查,织密织牢秋季学期疫情防控网。
全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进行了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一 减少不必要出行
非必要不离开驻地所在市,不去疫情重点地区,尤其是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按要求报批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现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按照当地防控要求配合落实好管控措施,暂时不要离开;若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主动报告,配合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
二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防疫标准不能降,防疫要求不放松,即使已全程接种疫苗,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不适症状,立即按程序报告并就医。在校师生严格按照学校师生发热处置工作流程进行处置,未在校师生立即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三 做好秋季开学准备
1.居住在低风险地区的教职工,若符合返区返校条件,提前14天返回学校驻地,开展居家观察和健康监测,填写《暑假开学返校前14天行程登记表》,开学后以部门为单位上报,需要返校上班的教职工需提供登记表。
2.目前居住在中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工,暂缓返校,等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报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返校。3.教职工所在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但所在地区(地级市)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工,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返回学校驻地,及时向社区和学校报备,待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入校。
注意:返校审批表需要上传姓名全名的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四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和认识。二级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响应国家号召,身体健康的能接种的尽量接种,广大党员及干部带头接种。疫苗接种是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无接种禁忌的人员尽快接种疫苗,应种尽种,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才能筑牢防护墙,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二是加强摸排,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员逐一排查,摸清底数及基本情况,制定接种时间表和路线图。不能接种的教职工具体有哪些禁忌症,摸排清楚。
五 做好应急演练工作
加强应急演练制度建设和实操演练。根据预案实地进行演练,防止麻痹大意,一旦有事,立即启动,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积极配合所在地和学校防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