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升本教研室 庞淑兰
疫情的严峻,各位教师又开始了线上授课,疫情期间,奋斗于一线的教师来说,由于居家隔离和线上授课,需要老师做的事情、挑战及改变非常多,个人就自己的教学《数据结构》课程方面谈谈我的在线教学的过程。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在线教学之道。
教学行为其实是教和学两种行为的结合,而教学的好坏,不在于老师教的多好,而在于学生学的怎样。教学活动的好坏,主要不取决于老师是否能够清楚的呈现课程内容,而是在于老师教的行为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学的行为,怎么样促进学生学习和怎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跟学生更好的沟通。
对于传统面授来讲,老师能够在教的过程中直观的观察到学生的反应,从而灵活调整教的策略,但对于在线教学,学生是否再认真听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都很难实时把控,这就对教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线上上课有劣势,不能像线下很好很及时的发现学生对讲解的反应,也不能更好更及时的了解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状况,但是线上上课也有优势,我们利用钉钉课堂,利用QQ群课堂,利用腾讯会议等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没有听好的还可以看课堂回放,进行查看,都通过网络交流,一些以前在课上不太交流的同学,在线上反而更活跃了,现在互联网的一代很多同学喜欢通过网络跟老师进行交流。
通过网络学生反而放下包袱,放下戒心,所以反而是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机会。线上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本人也是怀着忐忑的心理,认真的探索和摸索,不断的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希望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都能在疫情期间都有更大的进步。我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课前十分钟对学生严格要求。
课前10分钟开始要求,在我的线上课堂,我主要是通过学习通和QQ群课堂进行直播授课。课前10分钟学生学习通拍照签到,虽然线上上课,但是每个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有一个好的上课状态。让学生电脑、手机、课本和笔记本准备好,拍照学习通签到,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还有同学在笔记本上签好日期,哪天上课的笔记。截图几个同学的签到,同学们都提前准备好电脑,课本和笔记本等上课所需物品,通过签到的方式,每个同学的准备情况一目了然。截图几个同学的学习通的课前十分钟的签到图如下:
二、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中除了教师的讲课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线上课程老师不能更好的及时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通过互动来了解学生尤为重要,我主要是通过QQ群课堂的互动和QQ群中的互动与学生更好的沟通,QQ群课堂中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语音连线的方式,更多的互动体现在QQ群中,讲完一个知识点,同学在群中回复听懂的同学回复1和听不懂的回复2,听起来很费时,但是实际操作很快,有助于我及时的了解学生,同学们上课都跟的很紧,讲完一个知识点,马上有练习和巩固,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完之后,立马发到群里,这也是作为课堂过程评价积分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改革要进入实处,真正落实到同学们的上课中来,对学生过程考核的一个有效和真实的评价,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现截图看一下同学们的平时上课互动的练习情况。每个同学的练习情况一目了然。也方便课后查看。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让学生在疫情之下,不好荒废自己的学业,更要自律,珍惜自己在大学的学习时光,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在我的课上,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学生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在教室都能积极的互助互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截图如下。
学生们都很努力,相互之间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
教学相长,同学们的努力让我感觉肩上的重担更加重了,更促使我更好的教学,除了熟练的掌握教学软件和直播软件之外,努力的上好每一节课,在课下时间更好的为同学答疑,和同学交流,携手共同度过疫情的艰苦时刻。
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在线教学课程思政案例——软件工程
一、 课程思政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抽象性强,该课程的方法、原理是基于多年的大型软件开发实践的总结归纳,因此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往往需要学生经历多个实战项目后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其次,软件工程的效果体现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如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联系性紧密,必须全面学习才能掌握。
《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使学生从软件编程的认知层面上升到软件工程,逐步建立工程意识,为后期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展做好承上启下、有机衔接等工作。然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践行软件工程的现象本质论、客观规律、设计方法学、 实践论等思政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冠肺炎”疫情下,课程负责人薛峰会老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有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育人目标。
二、 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
《软件工程》本学期面向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4个教学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6个教学班,共455名学生开课。学生已学习计算机导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具备初步的编程设计能力,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但软件工程思维较浅,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把握尚不完善,不能明晰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规范等,使得其在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中存在较多疏漏,无法完成规模较大的软件开发项目。
疫情下,为做好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在线课程资源和技术平台软件的使用,改变教学形式,调整教学内容,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探索出“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三位一体的具体线上教学形式,认真做好课前、课堂、课后资源建设和课堂直播,无缝对接,线下课程华丽转身线上课程。
三、 课程思政实施
1.总体措施
《软件工程》思政目标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软件工程学科特色及学校校训三个部分展开,而思政元素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方案里。通过组织学生利用线上资源探究本节课程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作业,分享课前学习成果,拓宽学生的自我思维模式,提升其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头脑风暴、模拟课堂等游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通过人文历史、实时政事等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心中国及世界发展,体会中国发展征程的波澜壮阔;通过学科交叉融入人文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将最新学术、前沿论文、科技成果,反哺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的关注及爱国热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合作意识;通过锻炼学生实践实战能力,以赛促学,体验真实的项目场景;通过实事热点的分析判断,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采用全过程考核,将课程考核分为课堂平时成绩、课后作业、阶段性检测、期末考试等阶段,各占 20%、10%,20%、50%,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使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
(1)课程思政举例
在讲解“软件危机”时,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化危为机"思想,使大家领会“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的辩证观念,进而树立“善于化危为机”,“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的正确危机观。引导学生居安思危、准确识变,要未雨绸缪、科学应变,更要努力学习、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做到变中求新、求进,变中突破,牢牢把握科学研究的主动权。
在讲解“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时,引用《论语》中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了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任务和特点。人的一生就是在发展变化中渡过的,发展变化是多维的,形式是多样的,进程也是各不相同的。使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创新,优秀人才必然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
(2)疫情下的课程思政
在讲解“系统设计”时,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举措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疫情防控指导思想引入课堂,告知学生总体设计是对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结构化描述,要描述清楚,设计者要有大局观,“从整体上弄清楚其组成成分,去寻找各部分的关联和结构,采用简练的语言、规律化的表述、结构化的框架,体现软件之美、结构之美、工程之美”。
一、 总结
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出“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具体线上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优化线上教学策略,积极应对学生的反馈,有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育人目标,旨在把“课程思政育人”和软件工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如盐入水、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触感,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将教育育人落实到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