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本科教研室 闫继辉
授课班级:2020级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科1班
教学工具:电脑、Premiere软件
教学平台:学习通(建课、签到);腾讯会议(直播)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课程开展、
课后总结
1. 课前准备
应对突如其来的一波疫情,我校积极展开防控工作,学校秉持着“停学不停课”的宗旨开始展开线上教学模式。作为一名新任教师,在上网课之前请教了各位老师们的经验,同时在与学生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准备。
为适应疫情期间,《新媒体技术》采用线上授课的形式与要求,结合虚拟现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运用腾讯会议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同时,结合学习通进行一些签到、课堂实验一系列交流,在课前提供课程中需要用到的素材文件,同时在课堂中会通过案例讲解对软件效果进行解读与内容讲授,课堂课后答疑进行教学;同时会针对课堂讲解的技术操作会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软件的应用内容与技术。
2. 课程开展
(1) 运用腾讯会议创建并开启会议室进行讲授,课前提前通知上课的平台、时间。结合屏幕共享功能,可以让学生看到本人电脑屏幕上操作演示,实时演示+内容讲解。
(2) 课程期间不定时的进行截取屏幕的方式随机进行“面部”签到(一方面观察学生上课动态,了解学生是否能跟得上课程的进度;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保证学生认真听课)。
(3) 开启语音和聊天窗口,为了缩减线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上课期间学生可以直接提出疑问,课程中和学生保持实时互动,以此来尽可能的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与线下课堂相同。
(4) 课堂开始会通过播放部分优秀的视频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对于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再讲解,同时承接加下来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于当下的学习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
(5) 课程的实践部分由Premiere软件进行操作,课程先通过案例实操演示、操作逻辑讲解,再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问题答疑讲解通过学生屏幕共享进行,争取做到每位学生当下遇到的疑问得以解决;同时课程结束后会将操作步骤进行整理共享,在QQ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
(6) 结合学生反馈内容,指定相应的课程设计,以趣味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问。课前后会针对学习进度,在QQ群内分享部分课堂内容更为细分的视频教程,让学生有途径接触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的授课内容也对教师本人产生了知识巩固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实时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又能监控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课后总结
疫情期间,尽可能使线上教学达到线下教学的标准,随着学生深入接触新媒体技术这门课程,对于Premiere软件的学习也变得较为上心,大部分同学表现出对剪辑的兴趣与热情。在随后的课程中会继续给学生在剪辑技术方面打好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