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以学科竞赛促经济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10-20浏览量:309

摘要: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领域逐步进入由数据主导的“大时代”,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平台要求学生既要有统计理论、方法及相关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又要具备面对经济问题时,从海量的经济信息中搜集有效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有效评价模型的思维能力。因此,我校将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与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学科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经济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实施背景与工作目标

经济统计学专业注重加强学生的统计理论方法基础的培养,更注重训练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理论、实践、应用不能很好地融合,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把数学建模竞赛、数据挖掘挑战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等实战演练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吸纳更多的学生参加经济统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培养学生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转化,以竞赛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以教学促竞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体制,培养了大批具有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目标

(一)改革课程体系

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据挖掘挑战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为切入点,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将数学建模、数据挖掘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思想融入到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突出区域特色、学科特色,凝练学科方向,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一支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将学科竞赛的赛题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并转化为科研创新成果,凸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作过程

(一)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促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兼收并畜,博采众长。自经济统计学专业获批为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先后赴广东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多层次、多方面了解经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实践,把握新知识、新要求,追求专业建设的新高度、新突破。

经过研讨,达成共识:以学科竞赛的思想、精神和方法促进经济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进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集中实践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将学科竞赛的课程融入的各个平台的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实践抽象出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实践,如此循环攀升。例如,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有意向数学建模倾斜,以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的知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经济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在独立实践教育模块的社会经济统计调查、统计实务模拟、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中,以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的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线,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直观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和领悟统计精神。

2.学校将学科竞赛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晴雨表,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实践能力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匹配经济统计学专业10门专业核心课程、1个省级精品课程群和2个在线开发课程,提出理论与实践、经济数据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础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再把这些能力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科竞赛中。结合学科竞赛,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经济统计学专业中开设数学建模专业必修和数据挖掘专业选修课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创设“创新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群,促进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并与学生的学业挂钩。

3.将《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课程分为正式学分课程、非正式学分暑假学校业余培训以及远程网络教学三个教育体系。开设《数学建模》《数据挖掘》选修课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层次,分别面向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开展,同时举办学科竞赛暑期培训班,增设“学术讲座”和“名家讲坛”,将《数学建模》《数据挖掘》课程分别纳入经济统计学专业各个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不仅使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的教学常态化,同时为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数据挖掘挑战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

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每学期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类课程教学,均聘请具有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以统计学为基础,针对不同的题目需求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提倡和鼓励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突出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创造性,检验经济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师已经或正在将建模思想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张光芬老师将ARIMA模型应用于依托大数据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课题中;张春梅老师将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于山东省优质特色民办高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研究;薛靖峰老师利用协整模型对玉米期货的价格进行研究等等。


学生将建模课程和数据挖掘课程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研究实践。例如:董港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青岛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品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并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吴亚宁借助指数平滑法模型来预测山东省大葱产量,并获批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学生科研项目。

此外,依托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成立统计分析竞赛社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强化训练。学校完善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MathorCup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深圳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财税领域)大赛的组织、选拔、集训、参赛等一系列制度,将大赛结果作为目标绩效纳入师生考核中。经济统计教研室制定详细的竞赛实施方案,本着“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精神,做到“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落实、工作有总结、年终有考核”,动员学生人人参与,使大赛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努力扩大学生参赛受益面,强化和规范学科竞赛管理工作

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必修课和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选修课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择优选取具备建立数学模型、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学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特长每三人组队参加赛前集训,备战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大赛。在培训中“注重过程、强调兴趣、扩大兴趣、鼓励创新”,以此长期培养,良性循环,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建立起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战斗力的竞赛队伍,将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精神和机制传承至今。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科竞赛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成立数学建模竞赛工作组,经济统计学教研室与基础部数学教研室紧密配合,负责该赛事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组织协调参赛的经费管理、组织协调、赛事获奖表彰与经验交流工作等。健全了数学建模竞赛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校级领导小组、院系竞赛工作组、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等职能部门和指导教师职责;“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成立了由经济统计学教研室十位指导老师组成的优秀指导教师团队,从每年的二月底到四月底对参数学生进行全程培训和指导。

(二)人员保障

经过了多年培养与锻炼,经济统计学教研室打造了一支稳定的、敬业精神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科竞赛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有很好的敬业精神与教学经验,热心于学生的研究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的严谨、激情、素质和经验是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关键,指导教师丰富渊博的知识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会极大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教师团队开设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等课程,根据竞赛的内容制订详细的培训规划,强化赛前训练,引导参赛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通过学科竞赛,让指导老师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较新的算法和软件,逼迫自己去学习并掌握。在竞赛赛之后,个人的综合能力也得打了大大增强,这样又会反哺给下一次参赛学生,使得师生共同进步通过竞赛指导,竞赛指导组的教师每人都能运用matlab、mathematics、lingo、SPSS、R语言、Python等数学、统计和编程软件。

(三)硬件保障


学校结合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建设了数据处理实验室和统计分析实验室,并配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配备100台高性能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包括多媒体、服务器、交换机,随时供学生竞赛使用,基本满足了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同时也为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竞赛场地、仪器、教学和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四)政策保障

为保障学科竞赛能顺利开展,学校提供专项资金给予支持。根据竞赛级别,对获奖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将教师指导赛前训练、参赛及获奖纳入教学工作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时并予以倾斜。每年按学生数量生均划拨一定的资金到院部用于开展校级学科竞赛筹备经费,用于学科竞赛的业务费、教师培训和指导津贴及参赛期间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费用。按照竞赛的性质和类别及竞赛获奖的等级,进行奖励,包括学生赛前训练、参赛及获奖的学分置换和经费奖励政策。

此外,在教学改革立项、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等,都对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项目予以倾斜,对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五、工作成效

围绕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教学和竞赛等活动,不仅将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知识、方法和一些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且将大学生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的实践,亲自参加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尝试,亲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可以取得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受,必能启迪他们的数学心智,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这样做,不仅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察三位一体,而且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得到愈来愈多同学的参与和欢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自2011年以来,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奖项17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7项、山东省一等奖53项、山东省二等奖61项、山东省三等奖40项,获奖数量和比例在山东省民办高校中位居前列,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单位,3名教师获评山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表1 2011-2023年青岛黄海学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年份

获奖队数

国家

一等奖

国家

二等奖

山东省一等奖

山东省二等奖

山东省三等奖

2011

4

0

2

0

2

0

2012

10

1

3

2

4

0

2013

17

0

2

5

7

3

2014

18

0

0

2

6

10

2015

12

0

1

3

5

3

2016

14

1

1

3

6

3

2017

20

0

1

15

3

1

2018

15

0

3

6

6

0

2019

20

0

0

7

10

3

2020

14

0

3

4

3

4

2021

12

0

0

3

3

6

2022

9

0

0

1

5

3

2023

8

0

1

2

1

4

合计

173

2

17

53

61

40

(2)在2016年12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举办的2016第一届大学“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财税领域)大赛中,经济统计教研室四位老师(张春梅、薛靖峰、程海建、戴琳琳)带领2014级和2015级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组成的两个队成功入围,并在复赛中荣获三等奖和优胜奖,四位指导老师均获得“燕园杯”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财税领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百校百题”大赛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的国家课题“大国财政与财税治理创新专项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形成的数据和成果将纳入“大国财政与财税治理创新专项研究”课题成果。

(3)自2016年起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团队,以学院统计分析竞赛社团为依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32项、二等奖146项,三等奖268项、参与学生人次高达1200余人次。

(4)依托统计分析竞赛工作室,成功申报青岛黄海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项;成功申报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项;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学生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