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导师制+项目牵引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大数据学院 王晓辉
发布时间:2023-11-26浏览量:3546

一、实施背景

作为新兴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在我校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缺乏动力,逐渐脱离市场。当前,毕业生不能及时对口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的需求不一致,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社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效果有待提高。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培养效果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存在着不能紧跟社会需求,选题及技术老旧,不能满足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需求。使以毕业设计为目标跟随热点,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导师制培养模式

利用我校的导师制模式,在学生入校就分配好专业导师,引导学生本科四年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和实践。

1. 指导学生专业课程

2. 指导学生比赛

3.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二)项目牵引式培养模式

利用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在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想结合。

总之本套“导师制+项目制”四年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一个选题,通过导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协同指导,践行“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利用导师将企业项目嵌入到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导师制+项目式”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二、存在问题

(一)导师培养方式

导师的指导能力和项目经验决定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如何加强学业导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之间的协同,以及提高学业导师的指导能力及项目经验是关键问题。

1.导师的专业能力

2.导师的项目经验

(二)项目融合方式

1.项目来源

2.项目转化

三、对策建议

(一)校企合作微专业

1. 合作共建

(1)青岛黄海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与讯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属于跨学科人才培养。该微专业以企业的真实实践项目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在原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备真正解决实际虚拟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图2所示讯飞幻境微专业开班仪式。

(2)青岛黄海学院与极视角签订合作协议,就项目合作和学生培养实习就业将展开工作。如图3所示大数据学院参观山东极视角科研股份有限公司。

2. 师资培养

组织师资培训,提升师资的项目实践能力,包括人工智能在线学习与教学管理平台、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与模型训练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在线实训和算法校验平台的使用展示、AI智能驾驶小车的功能展示等,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将项目融入教学。如图4所示,人工智能教师团队在广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师资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如图5所示,人工智能团队获得的中国通讯工业协会的培训证书。

3. 学生培养

引进企业资源,落地实训室,联合山东大学及企业共同培养“人工智能”微专业学生。 如图6所示,人工智能微专业学生,进行智能车实训课程。

(二)校企深度合作

1.教师企业挂职

定期培养教师团队到企业挂职,进行项目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对接企业的真实人才需求,及时调整毕业设计题目。

2.横行课题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将企业的工程项目引入学校,对项目进行拆解,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解决项目来源和项目转化问题。

3.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采用校企双导师制模式,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工程项目能力等,进一步检验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