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培养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组织受资助学生走进前湾港中路社区,开展“助学筑梦,巧手焕新”社区儿童变废为宝手工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初心,传递爱心力量。
环保课堂启童心
志愿者化身“环保宣传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课件,结合图文数据与短视频,向小朋友们讲解全球资源短缺现状、废旧物品循环利用的意义。重点介绍“变废为宝”的实践案例,如废纸壳改造收纳箱、饮料瓶制作艺术花盆等,并现场演示简易手工技巧,引导小朋友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细节。
创意手工焕新颜
小朋友们携带家中废纸壳、饮料瓶、旧布料等闲置物品(经家长预处理)参与改造。志愿者分组指导,利用剪刀、彩笔、胶水等工具,将废旧材料制作成收纳盒、笔筒、创意摆件等手工作品,志愿者分组指导:
低龄组:用彩笔为饮料瓶“穿花衣”,制作“小花盆”或“储蓄罐”,志愿者细心协助修剪瓶口毛刺,确保操作安全;
高龄组:挑战废纸壳立体改造,通过切割、粘贴制作“卡通收纳盒”或“迷你书架”,志愿者分享“结构加固”技巧,鼓励孩子们为作品设计个性化图案。
活动中,孩子们边动手边交流:“我的笔筒要送给同桌!”现场洋溢着创意与欢笑。
成果展映筑初心
活动尾声,受资助学生与儿童共同展示手工成果,志愿者代表分享参与感悟:“曾经接受资助让我感受到社会温暖,如今能用双手传递这份爱,帮助孩子们发现废旧物品的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成长体验。”
此次活动以“助学”为初心,以“环保”为纽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践行社会责任的平台,更通过环保手工实践强化其创新能力与沟通技巧。未来,将持续推动受资助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引导青年学子在反哺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循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