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暖桑榆情”银龄服务队共八名志愿者前往青岛市黄岛区宝山镇开展为老服务三下乡志愿活动,用青春力量填补乡野养老空白。让乡土间的银发时光被温柔以待,让“老有所依、老有所暖”照进现实,让青春担当在服务中诠释责任与温情。让我们来听一下志愿者们一周的感悟吧~
王昕怡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躬身银丝岁月里,牵起寻常暖日常间。最开始听说要和老年群体深入打交道,心里十分担忧,跟藤蔓爬满墙头似的,怕自己不会说话,没法摸到爷爷奶奶们心底那些藏了好久的心思。当我真真正正走进这份服务里,却在老人们带着岁月味儿的故事里,摸到了超治愈的力量。有的老人拉着我的手,唠叨年轻时闯荡的那些事儿;有的老人会乐呵呵端出刚切好的西瓜,非得往我手里塞两块。他们布满皱纹的手、泛着白霜的鬓角,藏着对找人唠唠的热乎劲儿,还有对有人陪着的盼头。我们陪着老人做游戏、唠嗑,帮着按摩舒缓筋骨,把耐心搭成桥接上两代人的沟沟坎坎,用行动当盏灯照亮了老人们平平常常的日子。
这段旅程,是双向的滋养。老人教我懂岁月沉淀的智慧,我愿成为他们晚年的一抹亮色。期许老人能被时光温柔以待,餐食安稳、身心自在,将曾收获的善意,化作对生活的热爱传递。也盼自己与同行者,持续以微光,暖更多长者暮年,让为老服务的温情,在宝山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李加欣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作为活动的拍照宣传者,我用镜头记录下“桑暖乡榆情”三下乡活动的每一个动人瞬间,也在光影流转中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温度与意义。
镜头里,最难忘的是老人们的神情:合唱红歌时眼中闪烁的家国情怀,学唱老歌时孩童般的认真雀跃,游戏互动时舒展的笑容,讲授养生技巧时认真听讲的神情这些真实的情感流露,是最动人的宣传素材。
“桑暖乡榆情”三下乡不仅是一场志愿服务,更是一次深刻的代际对话。它让我们看到,青春力量可以照亮夕阳,而用心的陪伴与专业的服务,能让老年人在智能时代安享舒心晚年。这份温暖与初心,值得我们长久传承。
路燕雯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这个暑期,我随银龄服务小队投身“三下乡”活动,深入乡村与老人相伴。这段时光,既给老人们送去温暖欢乐,也让我满载成长与感动。犹记抵向阳村那日,我教大家唱歌,《歌唱祖国》燃起众人激情,《外婆的澎湖湾》引得真情流露,游戏时他们如孩童般活力欢笑,声声回荡在活动室。
同时,这次活动也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与老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需求,用真诚的态度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在组织活动时,我需要考虑到各种细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这让我变得更加细心和有条理。
“三下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我会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关注老人、关爱老人。我也会带着在活动中收获的成长和感悟,继续前行,努力成为一个更有担当、更有爱心的人。
肖子涵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真情的暖流浸润桑榆心田。宝山镇一周的为老服务藏着太多温暖质朴的瞬间。
大张八村反诈课堂上,奶奶们专注的目光让我更加读懂责任的意义;向阳村红歌响起时,李奶奶嘹亮的歌声带给我们岁月时光的回忆;中山前村教手部操时,握着张奶奶粗糙厚实的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吕家村带领大家练完八段锦后,奶奶们精神抖擞,使我成就感满满。这次经历使我从书本走向真实的人间烟火,也让我认识到,敬老爱老不应止于一时的陪伴,而应成为一种持久的关怀和责任。
未来我会继续带着这份热忱传递温暖,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被爱的温度!
刘莹灿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在“三下乡”关爱老人活动中,我们化身温暖使者,走进乡村为老人送去关怀。考虑到老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陌生,我们手把手教他们操作,从解锁屏幕到使用微信视频通话,老人们学得认真,当成功和远方亲人“见面”时,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夏季炎热,我们还为老人科普养生知识,告知他们多吃清热解暑的瓜果,合理作息避暑气。活动虽短,却让老人们感受到科技便利与健康关怀。
未来,我们会继续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乡村老人的生活更有温度。
侯雨彤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参与“三下乡”为老服务活动,是一段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旅程。起初,面对对智能手机操作生疏的老人,我还有些担心沟通不畅,可老人们眼中求知的光,让我坚定了耐心陪伴的决心。从教他们打开健康码、视频通话,到使用打车软件、线上缴费,每一步虽缓慢,却满是执着。
养生知识课堂上,老人们坐得笔直,认真聆听膳食搭配、四季养生要点。教他们打八段锦、跳简单健身操时,笨拙的动作里藏着对健康的向往。有位奶奶课后拉着我手说 “闺女,这操做完浑身得劲” ,话语质朴,却重若千钧,让我深知这些知识与运动,是给他们晚年生活的珍贵礼物。
这次活动,我给予老人数字时代的接入、健康生活的指引,这段经历会常存心底,往后也愿做银发群体与新时代的连接者,持续传递爱与关怀,让为老服务的光,照亮更多夕阳红。
李晏道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青春的脚步踏遍乡间阡陌,温暖的陪伴浸润桑榆心田。在这个蝉鸣不止的夏日,我们以“乡暖桑榆情”为名,带着热忱与真诚走进乡村,用短短几天的时光铺展开了不同的故事。智能手机启蒙课上,我们握着老人的手教他们调节音量、放大字体,把“陌生链接别点”的防骗知识藏进操作细节;怀旧时光回溯时,《我爱你祖国》的合唱里藏着滚烫的情怀,《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里飘着童年的悠然;养生健康守护日,苹果山楂茶的酸甜里飘着饮食智慧,肩颈按摩的力道里裹着贴心关怀;趣味互动那天,八段锦的舒展、棋盘的智趣、《红星歌》手势舞的指尖流转。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旅途很短,短到还没记全每位老人的名字就要道别;而旅途又很长,长到让我们读懂“三下乡”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共鸣。或许我们能做的有限,但每一次俯身教学、每一次静心倾听、每一次并肩欢笑,都在让三下乡的意义愈发清晰。愿更多青春力量走进乡村,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传递温暖,因为总有一些美好,需要我们亲手播种,才能在时光里慢慢发芽。
魏世哲
“乡暖桑榆情 ”银龄服务队
以青春温暖夕阳岁月,以知识点亮银龄课堂。在这个热烈的七月,我们怀揣着同样的心情,踏上了与老人交老友,青春暖桑榆的行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们在夕阳的岁月里面仍然向往美好,追求学习的心境。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交给老人中国象棋,五子棋等多种棋类运动,看着在银龄课堂上老人们积极地参与,我感到无比的成就感。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老人们的夕阳岁月。
这次“三下乡”志愿公益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志愿公益活动的意义,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青年的担当。这段时光会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激励着我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