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盛夏时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启航?童心筑梦” 服务队走进黄岛区北江路社区 “青桐学堂”,用两周的公益教学,在童真与热忱的碰撞中,书写了一段关于成长、传承与担当的温暖故事。这里有非遗技艺的千年回响,有红色信仰的种子扎根,有科学探索的星光闪烁,更有无数个被知识与陪伴点亮的瞬间 —— 青年志愿者以青春之力,为孩子们的暑期画卷添上了最明亮的色彩。
非遗浸润:触摸文明的温度
以“活态传承”为理念,让千年非遗走出典籍,使其成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课堂体验。当雕版油墨在宣纸上晕染,当鲁班锁榫卯在指尖咬合,传统文化的基因便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苏醒。
在雕版与活字印刷活动中,志愿者以动画演绎从唐代《金刚经》到毕昇活字的历史,孩子们亲手完成"刷墨拓印"的核心流程。当墨香诗句跃然纸上,他们欢呼:"这是穿越千年的快递!于鲁班锁与剪纸环节,木条拆解重组间揭秘榫卯智慧,孩子们对照图纸的专注目光盛满惊叹;红纸翻飞中,从五角星到甲骨文剪纸的光斑在地面舞动,千年文字的温度在光影里流转。通过古法造纸与灯笼制作,废纸经捣浆重生为纹理独特的纸张,孩子们落笔署名时领悟"化朽为珍";竹骨宣灯上,手绘的荷花小兔与"平安"字样,让节日文化在手作温度中焕新。
非遗不再是标本,而是流动的生活——指尖与传统的对话中,孩子们触摸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明传承的力量。
红色铸魂:种下信仰的种子
以红色教育为纽带,服务队通过创新课堂形式,将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致力于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生动的红色故事课堂和主题课程中,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这些英雄故事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有的孩子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发出由衷的感慨;有的则在听到军人的守护时,自发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种教育并非枯燥讲述,而是让英雄故事成为照亮童心的光芒。正如志愿者所感受到的,当孩子们表达出“长大想当兵”的志向时,信仰的种子已然播下。红色课堂以鲜活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让他们懂得今日幸福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激发爱国热情,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安全守护:筑牢成长的防线
秉持“安全是成长的基石”的理念,服务队从孩子们的生活场景出发,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转化为易懂易记的“成长指南”,通过互动式教学织密安全防护网。
服务队围绕暑期安全、反校园霸凌、网络安全等关键主题,精心设计了互动课程。利用动画短片、情景问答、角色扮演剧场、互动实验等多种生动形式,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学习识别危险水域、预防火灾、应对各类校园霸凌行为以及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核心安全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实践,在模拟场景中掌握避险技巧,并通过创作安全口诀、集体宣誓承诺等方式,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内化于心。
这些安全课程覆盖了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空间、从校园环境到社会领域的多重维度。它们不仅教会孩子们实用的避险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安全防线。
科学探索:点燃好奇的星火
秉持“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的理念,服务队以趣味实验与科普讲解为双翼,带领孩子们在宇宙、自然与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探索未知,让科学精神在惊叹与欢笑中生根发芽。
志愿者精心设计了涵盖宇宙奥秘、自然现象、科学原理及生活常识的互动课程。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引人入胜的科学实验和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探索之旅。孩子们在观察奇妙现象、动手实验和互动问答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科学知识,更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的惊喜。
这种科普教育并非传授遥不可及的公式,而是揭示生活中蕴藏的智慧与惊喜。当孩子们热切地追问“明天还能做实验吗”时,服务队知道,那探索未知世界的火种已被成功点燃。
趣味启蒙: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服务队深刻践行“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理念,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模式。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化教学,让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在充满乐趣的互动中“活”起来,使知识的吸收变得如呼吸般自然。
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通过探索汉字的有趣演变和参与生动的语言游戏,感受汉字的魅力与语言的韵律,发出“汉字会长大”这样充满童趣的惊叹。在数学与英语课堂上,算术与单词学习被巧妙地融入紧张刺激的游戏中,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积极抢答,甚至主动要求“再玩一轮”,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识点变得令人期待。
当学习从被动的“任务”转变为孩子们主动的“期待”,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成功点燃了学习的热情,让知识在无形中生根发芽。
心灵成长:守护童真的心灵
服务队深刻理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他们高度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健康与社交发展,通过温暖的陪伴和专业的引导,为成长注入坚实而温柔的力量。
在精心设计的课程与活动中,志愿者们帮助孩子们学习识别和管理情绪,并通过绘制“情绪释放树”等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同时,服务队引导孩子们参与班级规则制定和社区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集体协作中感受归属感,并在观察与采访身边平凡劳动者(如凌晨工作的环卫工人、耐心服务的药店人员)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日复一日的坚持与认真,感悟到“厉害的人”往往就藏在朴素的日常里。
心灵的成长,蕴藏于每一个被看见、被理解、被鼓励的瞬间。当内向的孩子在支持下勇敢表达对他人付出的观察与敬意时,正是勇气与共情悄然生长的动人时刻。服务队致力于营造这种滋养性的环境,陪伴孩子们内心力量的萌发与壮大。
以青春之力,赴成长之约
两周的时光很短,短到不足以讲完所有故事;两周的影响很长,长到足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种子。“启航?童心筑梦” 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志愿服务的脚步不会停歇。新时代青年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把小我融入大我,用知识与爱心陪伴更多孩子成长,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因为我们坚信:每一次真诚的付出,都是在为未来播撒星光;每一次与童心的相遇,都是对成长最美好的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