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剪刀为笔、纸张为墨,在方寸之间展现着千年文化的魅力与民间智慧。为了让社区儿童近距离感受非遗剪纸的独特韵味,传承传统技艺,2025年10月19日,青岛黄海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走进北江路社区,开展“剪承非遗韵,童筑文化魂”社区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创作,激发儿童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开启非遗剪纸科普环节。通过PPT展示,志愿者详细讲解了剪纸的起源与发展——从汉代的“剪彩为幡”到明清时期的鼎盛繁荣;介绍了剪纸的不同流派——北方的粗犷大气与南方的细腻灵动;此外还展示了剪纸在节日装饰、民俗活动中的多样应用,如春节的窗花、婚庆的喜字等。配合经典剪纸作品视频的播放,孩子们听得专注投入,不时发出“好漂亮”的赞叹,对剪纸技艺充满了好奇。
在实践创作环节,志愿者为每位孩子分发了彩色卡纸、安全剪刀和铅笔。孩子们先对照PPT上的示范图案临摹,从简单的五角星、花朵轮廓入手,逐渐掌握折叠、裁剪的技巧。随后,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在剪纸上添加卡通形象,有的设计对称的几何纹样,志愿者则在旁耐心指导,帮助调整裁剪角度、修正细节。当一幅幅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完成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作品展示,脸上满是成就感与喜悦,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次非遗剪纸活动让儿童在动手创作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美与厚重,激发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同时丰富了儿童课余生活,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营造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区氛围。未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黄锋”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开展更多贴近社区需求的公益活动,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