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新学期教学规范、质量保障与学生管理工作,9 月 28 日,工程技术学院在知行楼 401 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会。学院领导杨晓磊、杜超出席会议,全体教师参会,围绕 “以思政为引领、以规范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 明确新学期工作方向,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筑牢根基。

一、以规范立教:把牢思政育人 “方向盘”
会议首先聚焦开学初教学规范与课堂管理,将 “思政融入” 贯穿教学全过程,明确 “严标准” 与 “暖育人” 相结合的管理思路。
在课堂教学环节,会议强调 “思政融入不形式化”—— 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有机融入行业精神、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避免 “为思政而思政”,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课程中,可结合国家新能源战略、高端制造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树立 “技能报国” 理想。同时,课堂管理细节处处体现育人温度:教师需脱稿授课、优化 PPT 呈现,以专业素养彰显教育态度;通过 “前排就座加分”“固定学号座位” 等方式引导学生专注学习,联合辅导员提前掌握新生学情,对 “个性” 学生精准引导,杜绝不良风气扩散,让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价值观塑造的阵地。
“教师 5 带、学生 3 带” 要求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责任链:教师进课堂需携带教材、教学大纲等全套教学文件,既是规范教学的基础,更是 “以严谨态度影响学生” 的思政实践;学生需携带教材、笔记与学习用具,教师将课堂笔记纳入考核,通过 “优秀课堂笔记评选” 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踏实治学的习惯,这既是学风建设的抓手,更是培养学生 “勤学笃实” 品质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学工作部联合多部门通过 “定期检查 + 平时抽查” 落实要求,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以制度保障思政育人落地 —— 让每一份教学文件、每一次课堂管理,都成为 “立德树人” 的具体实践。
二、以质量强教:激活思政育人 “新动能”
会议将教学质量保障与思政育人深度绑定,通过 “防事故、建金课、育成果” 三维发力,推动 “知识传授” 与 “价值引领” 同频共振。
在教学事故防范中,会议明确 “责任即思政”—— 严禁迟到、缺课、随意调课,要求教师重新学习《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尤其关注 “前排空座、手机管理” 等反复出现的问题。会议强调,教学事故处理不仅与岗聘、职称晋升挂钩,更关乎教师 “责任担当” 的示范作用:教师若出现 “坐着讲课、未脱稿授课” 等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发展,更会让学生误解 “教育责任” 的内涵。各教研室需组织集体学习,杜绝 “躺平” 心态,让 “严谨治学” 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以自身行动为学生树立 “责任至上” 的榜样。
金课建设与教学成果培育则成为思政育人的 “优质载体”。会议响应学校 “一师一金课” 号召,要求各专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等特色领域,至少准备 1-2 门核心课冲刺金课,且专科教师可与本科教师同台竞技。在金课打磨中,教师需遵循 “四不讲” 原则(古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杜绝 3-5 年未更新的课件,更要从 “学生视角、家长视角” 优化教学 —— 例如在机电一体化课程中,结合 “中国制造 2025” 案例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 “技能强国” 的意义。此外,学院鼓励教师结合人工智能(如豆包、Deepseek)、大数据设计教学,申报省级教改项目与基层教学组织,培育 2030 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让金课不仅是 “优质课”,更是 “思政课”,让教研成果成为 “育人实效” 的生动证明。
三、以协同育人:筑牢思政育人 “共同体”
“全员育人、协同育人” 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导向,会议明确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协同职责,将思政育人延伸至每一个管理细节。
学情沟通环节凸显 “精准思政”—— 辅导员需提前向任课教师提供学生高考成绩、班干部名单及特殊学生情况,便于教师针对性提问与引导:对数学、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分层教学任务,避免其因困难放弃学习;对 “个性” 学生,通过课后谈心了解需求,引导其将精力投入学习,这既是 “因材施教” 的体现,更是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的思政实践。同时,任课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与辅导员共同落实 “旷课 8 节警告、60 节开除” 的管理要求,让 “严管” 与 “厚爱” 并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学风与安全管理中,“思政温度” 贯穿始终:课堂手机实行 “统一上交” 制度,通过班费购买收纳箱、新生第一堂课养成习惯等细节,引导学生摆脱 “手机依赖”,培养专注品质;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强调教室与宿舍卫生,教师课后提醒学生关窗、整理桌椅,让 “爱校如家” 的观念融入日常;国庆假期前,会议特别强调教师值班巡查、学生离校返校统计,既保障安全,更通过 “假期安全提醒”“值班责任落实”,让学生感受学院关怀,培养 “自我保护、对他人负责” 的意识。
四、以发展明志:锚定思政育人 “新目标”
面向学院长远发展,会议将 “自身建设” 与 “国家需求” 紧密结合,以发展规划引领思政育人走向深处。
当前学院在校生 700 余人,计划明年增至 1000 人左右,面对专业课教师(15 名)与兼职教师(10 名)的管理压力,会议明确 “以教师成长支撑育人质量”,全体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党员教师冲在教学、管理一线当标杆;鼓励编写教材、参与教研,杜绝 “躺平” 心态,老教师做好 “传帮带”,新教师快速成长。这不仅是为应对生源增长挑战,更是为培养 “政治素质硬、专业能力强” 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以 “终身学习” 的态度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的职业追求。
在专业品牌建设中,会议提出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跻身同类院校专科前三名” 的目标,背后是 “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 的思政考量:随着全国出生人口下降,民办院校招生压力增大,打造特色专业不仅是学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人才,助力 “制造强国” 建设。会议强调,全体教师需以 “课比天大” 的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国家需求相结合,让每一堂课、每一项教研,都成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具体行动。

结语:守初心赴新程,以实干担使命
本次会议既是新学期工作的 “部署会”,更是全体教师践行 “立德树人” 使命的 “动员会”。国庆假期将至,学院已明确值班巡查、学生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假期平稳;节后将重点推进 “教风月”“学风建设月” 活动,以表彰优秀、树立典型,持续强化思政育人实效。
未来,工程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将以 “四有好老师” 为标准,把思政融入教学每一个环节,以规范立教、以质量强教、以协同育人,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