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三天小长假,扫墓踏青之余
当然也要放松一下
看场电影,吃顿美食必不可少
今天跟着团团
一起看看同学们观影感想吧
团团影评系列: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高分口碑佳作】
《我不是药神》
若不是看了电影简介,我以为徐峥又出了一部喜剧,然而恰恰相反,它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是一部让人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电影。
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是那位婆婆对警官说的那几句话,“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表现出她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畏惧,她向警官哀求不要追责,“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听完这段话,眼泪已经不停的往外流,电影反应了生活,然而生活其实比电影更苦,就在一年前,一个于我有非凡意义的人患了肺癌,家人的绝望绝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电影里有人“走私假药”可是现实中只能倾尽所有吃药,只为延续到最后一刻。
整部电影有讽刺,也有赞赏,讽刺的是正版药公司不合理的定价,赞赏的是“走私假药”的药铺对生命的尊重。有些“专业人士”对这部电影的内容吹毛求疵,可我认为这无异于鸡蛋里面挑骨头,既然能上映,必然是合理的。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平静,好像时刻在提醒我们用心思考,带给我最大的思考,便是郭勇的作为,于我而言,郭勇是名副其实的君子,即使他触犯了法律,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所以异于常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而郭勇,便是一个“以仁存心”的人。
综合整理自大数据学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天堂也是地狱,更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导演陆川在具深沉的人文关怀中介入现实的话语诉求,让观众领略“生命禁区”凄美之余更感悟到生命的渺小,脆弱与可贵。电影《可可西里》以一种纪录片质感的风格以一个记者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在可可西里自发组织起来保护藏羚羊的小分队最后一次巡山的故事,陆川在平缓简洁、不偏不倚的境遇中上演了一场“可可西里式”的悲剧,在原生态般的影像中展现了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坚韧、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奈,引发观众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
只有人心中有了信仰的力量,才会凸显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性深处的不屈不挠正是这种信仰的源头所在,影片中在固定的全景镜头里,日泰蜷缩在戈壁滩如同一只受伤的藏羚羊全身抽搐,贩卖羊绒的老板不紧不慢地教训完手下又给了日泰一梭子弹, 接着一行人冷冷地转身离去,日泰的半张脸于低机位拍摄的特写镜头下直击观众的心脏,这是日泰对信仰的最后的表达。日泰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一种生命存在的真实和人坚毅的信念,用生命的告终做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最好的注解。导演陆川借日泰的不屈不挠演奏一首时代的挽歌。
《可可西里》是部用写实主义手法表现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它将人物厚重的灵魂与大自然雄浑的气魄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了氝氲流荡的世界。陆川导演采用一种纯自然的风格去体现了原生态状态下的人性,完成了对于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审视。生命固然脆弱,但依旧有人于短暂的生中寻求生命最可贵的东西,即于冷酷绝境中寻求个人生存空间赢得灵魂上的救赎,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
综合整理自学前教育学院
《肖申克的救赎》
我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是在两年前,这次有机会又重新看了一次,依旧感触颇深。在这部电影没有那种夺人眼球特效,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多元化的剧情设定。影片整的过程都以冷色调为主色,采用比较单一的监狱场景和简单的人物安排甚至都没有出现特别激烈的对抗冲突,但是剧中的话语都引人深思,每一句话好像都不仅仅是字面意思。
银行家安迪被指控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判处了无期徒刑。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很多人进来之后,剩下的一生都在监狱里面度过。所以,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监狱的体制化生活,即使有幸的被释放出去,但是也会因为在监狱的时间太长,不再适应狱外的生活而选择自杀。而安迪在一群囚犯中显得不一样,他用小石锤自己打磨出了漂亮的棋子,这个安逸的生活态度让我不禁觉得他好像不在监狱一样。
在安迪的努力之下,他用别人认为不可能越狱成功的小石锤凿出一条逃出监狱的通道,成功越狱,然后他去银行取钱,我们才知道他借助帮助监狱长洗黑钱的机会把钱转到自己的账户,影片的最后他和瑞德再次见面,那个笑容里包含温暖与阳光,他们心中怀着希望并且他们做到了。不能因为生活的千篇一律就放弃希望,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好的心态,并满怀希望。
综合整理自建筑工程学院
团团认为,好的作品
精致写实却又不失烟火气
看着就是舒服
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