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日记 | 今天的日记叫上爸妈一起来读~
被父母嫌弃的第N天...嫌弃的第N天...
疫情下的超长寒假,让一部分大学生从爸爸妈妈的“手中宝”、“心头肉”变为“相看两相厌”,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许多家庭的代际问题也凸显出来。
尤其是同学们大部分空余时间都逗留在“手机”站,同父母的共同语言变得越来越少,双方缺乏沟通和理解,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But~对比了各大网友被父母嫌弃,团团心里还是平衡的!真实!太真实了!!让我看看是谁在窥探我的生活!!!更真实的是母上大人对外是这样“谦虚”的介绍我们的。父母这种“恨铁不成钢” 的方式或许对我们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谁又不想多听点好话呢?
“身-心”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从家长方面,专家提出了“五指变形法”
团团也为此给家长们带来了一封信,听听专家怎么说。(快!赶紧把爸妈拉到身边一起来读信)家长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的特性,最了解自己的家庭问题的只有自己。针对这个问题,“五指变形法”能提供一个思路,帮助家长察觉问题,解决问题。
五指变形法分为五个部分:眼要亮,嘴要甜,耳要听,心要宽,手要放。
第一部分:眼要亮
家长要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如果只看到的全是消极的一面,就有可能把消极的一面都传递给孩子。如果只看到消极面,那么这样就是家长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反思。第二部分:嘴要甜
教育是需要语言的。每天讲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如果你每天对孩子说“笨蛋,笨蛋,笨蛋”,那么他会用“笨蛋”来反馈给你。口乃心之门户。你说的话其实并不仅仅在讲话本身,实际上也是在传递你内心的一种情绪。注意力等于事实,如果家长的注意力总是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上,那么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强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我们每天都不断在用语言来强化孩子的行为,日积月累。
第三部分:耳要听
疫情期间,家长有了更多时间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有三步:
1.家长要少说。如果家长一直在说,孩子就没办法说了。
2.学会提问。用开放式问题问。家长要问的是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你认为孩子应该有的想法。
3.学会反馈。尤其是积极的反馈。反馈要及时,对一件事的反馈时间拖得太久就没意义了要具体,比如。反馈还“你今天洗碗很不错”,而不是“太棒了”这样模糊的夸赞。通过积极、及时和具体的反馈,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
第四部分:心要宽
心越宽,做事就越放松,心越紧,事情就越不容易做好。当人的内心充满恐惧、不安、愤怒,就容易攻击他人。所以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关于心,有一个词,叫价值观,就是你所看重的事情,这很重要。比如我最看重孩子的事情就是“生命”、“健康”,没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的事。
第五部分:手要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控制得越多,孩子就越无力和无助。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家长可以有很多方法去管理他,但如果到青春期后,家长需要就稍微放一点,不要每天盯着他。因为孩子开始对家长产生了界限。所谓“放”不是放弃,是放下。
父母如此包容和爱护我们,但在与他们相处之路上,身为子女的我们又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网友
好想珍惜这个较长的假期,能和父母融洽相处,但!!!实力不允许啊
团团
别急!别忘记我可是万能团团
下面开始“支招”:
1、冠爱之名(家庭关系需要经营)
沐浴在浓郁的爱里太久,其实我们早就忘记了,我们也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之一,也有义务去经营、维护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
2、不要激化矛盾(以爱的形式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
父母或许对我们偶尔有些失望,有可能会经常唠叨我们两句。但我们要都知道,我们永远是他们的骄傲。
3、经常听听父母内心的声音走出“手机站”,经常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经常沟通是解决矛盾最好的良药
**网友
哇~没想到和父母相处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团团
对呀,相处也是本深奥的“书”,需要我们慢慢的读,用心体会。不过,你能做到以下几点,你就“出徒”啦!
你总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很久……..以后的你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忙碌,加班、出差、应酬全身心放到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中去,离家、北漂、出国,全身心关注到自己未来的各种规划,买房、买车、陪女友,全身心扑到孩子乱七八糟的成长中。送学校、做早餐、辅导班,你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经粗略的估计,从现在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真正相处的时间可能都不足200天!
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而父母却在不断变老。我们要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心和问题,甚至时不时要来一波套路让他们开心,有的时候他们比我们更会玩呢。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年轻,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总喜欢惦记着心里的人,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