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感动黄海 | 记智能制造学院“最美辅导员”王民华老师
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量:5273








碰到学习困难?找辅导员!

需要心理辅导?找辅导员!

遇到生活问题?找辅导员!

…… ……

辅导员在大学中

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存在?


下面团团邀您

一起走进智能制造学院

优秀辅导员王民华老师的故事~


人物名片

王民华,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业指导师,2007年8月入职青岛黄海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入校十三年以来,累计带班20余个,学生1100余名。现担任6个班288名学生的辅导员,同时负责学院的就业工作。





王民华辅导员政治信念坚定,遵守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平凡,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深受领导和学生的好评。

?用爱坚守,当好学生引路人?

作为一名辅导员,王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平凡,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务实。他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形式多样、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中。他经常深入到宿舍、教室、餐厅、运动场等学生活动场所,融入学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无形中开展知心谈心,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文明习惯教育、诚信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赵某,刚入校军训时,细心的王老师发现该生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等军训结束后,王老师没有下班而是找到这名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从家常聊起,等餐厅人少后,王老师帮学生打了一份饭,继续闲聊,慢慢地该生相信了老师,自然也就敞开心扉。原来该生高中时成绩还算不错,但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来到一所民校求学心有不甘,想回家复读,家长也不太理解他。了解情况后,王老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职业规划知识,列举自身和亲朋好友的事例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一样可以成才。以后的一段时间,王老师隔三差五和学生聊天,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分析学生现状,与家长沟通鼓励孩子,给孩子加油打气。还介绍一些优秀的学长和该生认识,相约一起打球、周末外出游玩等。等十一假期返校后,学生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充满活力,申请担任班长,加入学院的科技社团,并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当发现中间迷茫时,王老师就及时出现,给他指点迷津。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中,该生学习成绩优异,班级管理的也有声有色,参加各种科技比赛,获奖10余项,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2016年成功被一所211高校录取硕博连读。毕业后,和王老师一直保持联系,对当年的开导帮助非常感谢。

?肩上有责,做好学生指导者?

多年来,狠抓学风建设是王老师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他严格考勤,随时抽查课堂纪律,对违纪学生及时进行教育;经常通过座谈会、班会等形式促进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注意同任课教师的交流,交流学生情况,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王老师自2014年开始负责学院的就业工作。作为学院的就业负责老师,王老师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通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咨询、就业指导等,逐步提高学生就业“软实力”。王某是201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学生对工作和学习没有什么目标,过一天算一天。根据学生的特点,王老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决定带着学生参加青岛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规划书的撰写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和阶段评估反馈,学生在学校进行的比赛中获得专科组二等奖,随后在青岛市举办的比赛中获得青岛市三等奖,参赛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明确目标并提升的过程,毕业时,基本按照自己的规划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在就业工作中,王老师认真负责,承担起学院所交给的任务。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优质的校企合作单位,搭建专场招聘、线上招聘等就业平台,精准服务,稳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自负责就业工作以来,在学校组织的就业综合评估中,王老师所负责的就业工作考核始终名列前茅。



?心中有爱,当好学生陪伴者?

王老师所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工作中,他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脆弱学生等等,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陪伴他们。自担任辅导员以来,王老师总会在学生需要时出现,解决学生所求,满足学生所需。多次因学生生病,深夜赶往医院或是在医院整夜陪护。2015年10月份一天凌晨1点多,睡梦中的他突然接到学生的电话,说宿舍一名学生肚子疼得很厉害。简单询问情况后,王老师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迅速骑电动车赶到学生宿舍,带着学生前往医院就诊,挂号、经拍片、验血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胃穿孔,需住院治疗。因学生身上没带多少钱,王老师垫付医药费,挂号、拿药,找医生,跑前忙后,悉心照料,陪护在学生身边。第二天一早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学生是山西人,路途遥远,王老师及时把学生情况告知家长,安慰家长不用担心,说“我在这里照顾孩子,你们放心吧”。第二天家长赶到医院后,连连表示感谢。学生住院期间,抽时间就去看望,直到学生平安出院。

?努力提升,完善自我?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王民华老师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注重相关业务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2016年考取研究生,2018年顺利毕业。2014年5月参加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办的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中级培训顺利结业;2016年1月参加山东省第48期高级指导师培训,成为一名高级职业指导师;2017年参加山东省就业信息网培训,学习信息网使用;2019年11月参加高校创业咨询师培训班(第三期)顺利结业。根据自身工作实际,他发表论文3篇、参与课题2项、参编刊物《我的就业》1本。

默默坚守,换来硕果。王民华老师所带班级在学院进行的各项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1人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2个班集体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3人获国家奖学金,无数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王老师本人也获全国应用型综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次、先进个人1次,青岛市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次,获校级管理育人先进个人1次,获校级优秀辅导员7次,校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次,校级就业工作先进个人3次等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他从未想到自己的无私付出需要学生的回报。可是他却以他的真心真情换来了学生们纯洁的爱戴和尊敬,也赢得了同事的由衷敬佩。



自从踏上辅导员岗位

王民华老师就以坚定的信念一路走过

他为自己是一名辅导员而感到无限光荣

甘愿做一颗螺丝钉

扎根青岛,爱在黄海

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