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今日端午
发布时间:2020-06-25浏览量:5024




我们的节日,端午

小时候的端午节

是一锅刚出炉的粽子

香甜软糯

身系五色丝线

额画雄黄烈酒

门插菖蒲艾草


五月五,端阳日。

人们在门口挂上艾草、菖蒲,坐在桌前吃粽子、饮雄黄。在胳膊上系着五色彩线,走到江边看一场龙舟竞渡。孩子嘴边沾着糯米粒、豆沙泥,听着大人讲着屈原投江的故事……

一幕一幕,在过去千百年的岁月里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演绎着中华民族古古今今的心魂相守。


端午节的源流

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长江下游的吴越先民,有龙图腾崇拜的传统,他们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生活中用的船也常刻成龙形。端午的两个重要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都与吴越先民的龙神祭祀活动,有很深的渊源。

即便端午习俗是从吴越之地流传开来,它在漫长的时空中,也扩进了许多其他的内涵。最为人所知的,把端午和纪念屈原联系起来,虽是后人的附会,却也寄托了人们共通的家国情感。



端午快乐or安康?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汉族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比如挂艾草、沐兰汤等。

因此,在这一天大部分地区都忌讳说“端午节快乐”,而互祝“祥瑞”“安康”更为妥帖。


雄黄酒可不能喝

在民间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而且在有些地方还一直保留着这个习俗。但实际上雄黄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石,雄黄入酒,会加速砷的吸收,很容易中毒。雄黄酒加热饮用更危险,雄黄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称的砒霜。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喝热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


端午,多元文化内涵

人们心中的端午,有忧患意识,有爱国情怀,有吃粽子、“打露水”的幸福喜悦,也可以有“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初射晖”的隆重热烈。古人的端午,本来也是千姿百态,不可谓快乐:大家走出门去,采采药,治治病,洗洗澡,喝几口菖蒲酒,看一场龙舟竞赛,斗草作诗,抒发心怀,好不热闹。端午节,本是一种旷达而灵动、活泼而健康的精神生活。


端午的诗歌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在这样的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长寿!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多么开心啊!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祝愿大家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