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英语教学部
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曹海洋
发布时间:2020-06-12浏览量:4171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大学英语基本上属于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以及发展,更好的发挥教学教育的作用。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实践,将我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粗浅认识与教学实例与大家分享。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使英语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思想和技能上的功能,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合理地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育人因素,帮助学生增进对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树立世界眼光、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三观的健康发展。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精髓,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还可以随时传达我们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的主要来源

课程思政是与专业内容的有机融合,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思政点,可以融入主题,融入语言,融入实践,融入现实。本课程的思政素材主要来源:大学英语主干教材:单元主题,课文及语言点,课后练习,时事政治材料等。

(一)融入主题

大学英语课程主题涵盖校园生活、情感发展、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选材坚持思想性原则,注重中国文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体现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

实例1:校园文化(Campus culture)基础篇2第一单元,大学生活主题

学生观看大学生活方面的视频并参与话题讨论:How can we make the most of our college life?(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大学生活?)

主题拓展思考:Think about what happy and unhappy experiences you have met with in college.(思考在大学中令人开心与不开心的经历)。

通过观看视频与问题讨论,教师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根据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同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融入大学生活。主题拓展思考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单元主题。

(二)融入语言及练习

课程语言选材及练习提供不同文化视角,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对中国立场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了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

实例2:人在旅途(On the road)基础篇2第四单元,语言训练(口语产出任务)

教师以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口语语言训练。任务为分小组英文介绍:在中国旅游节上,为留学生介绍一个中国城市。介绍内容可以包括:城市的历史(人物)、景点、美食、艺术品、有趣的习俗与传统等。学生课下分组准备并制作课件(视频、图片);课上用英语介绍;教师点评。

通过让学生搜集中国城市资料并在课上展示。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同时,也勾起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报效伟大祖国的抱负。

实例3:技术发展(Evolving technology)基础篇2第七单元,翻译练习

1.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高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pattern)

通过以上翻译练习,让学生体会中国从古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学生对中国立场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三)融入现实

课程也可结合时事政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强国,中外媒报刊、音视频,中国文化典籍,网络中英新闻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时代责任、历史使命感。

实例4:文化与传统(Culture and tradition)基础篇2第八单元,课文主题

模块一课文题目:为何那么努力工作?课文主题:文章通过一些实例,赞扬了中国人的无私和勤奋的品质,勤奋是一种美德,勤奋也是国家道德标准的一部分,这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反映出了勤奋这种美德惠及所有人的文化价值观。

在文章的讲解中,可结合疫情中杰出人士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疫情中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传统与文化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吸引力的同时,教师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同时,培养其民族情怀,家国意识,时代责任。

三、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师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直接影响到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确教师自觉践行的言行规范。做到“学为人师,行为是范”。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成为学生的表率。具体做到: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关爱学生。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当然,课程思政不能为了融入而融入,为了思政而思政。要自然而然融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认同,并能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最终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