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1952年1月2日的早晨,朝鲜石田里的田野上铺着厚厚的雪。池塘上的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有几个小孩子在上面滑冰。突然咔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尖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此时罗盛教和战友们正要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手榴弹。忽然听到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下一扔,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棉衣,接着跳进冰河里救人。
冰下的流水也很急,仅一会儿,孩子就不知道被冲到哪里去了,罗盛教在水下摸了好一阵也没有找到孩子。他钻出水面吸了一口气,看到旁边的人都在焦急的盯着他,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于是他吸了一口气,又钻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人们看到冰面上一阵晃动。从水底下伸出来了一双小手,接着上来的是孩子的脑袋。“是孩子!”人们高兴地欢呼。“是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有他的两只胳膊扒住了冰,使劲的往上爬。但事不愿人为,哗啦一声响,冰破了一大块,孩子又掉了下去。
罗盛教只得先钻出水面。朝鲜的冬天比我们想象的要冷得多,(好多抗美援朝的老兵在回忆中说过,他们有的幸运的只被冻掉了手指脚趾,而有的战友却永远的留在了朝鲜战场。)罗盛教的脸和脖子都已经被冻的发紫了。但看到旁边那些人焦急的眼神,他没有多想,第三次进入了水里。
人们在岸边焦急的等待,这次,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看见孩子慢慢的露出水面,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孩子顶出来了!
孩子被救出了水面,但罗盛教却没有上来,他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的牺牲了。
朝鲜人民为了纪念罗盛教,把他安葬在石田里。他的墓前立着一块很高的碑,碑上刻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从他身上体现出了很多革命先辈共有的精神:舍己为人。他成功救出了孩子,但同时,他自己也永远的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罗盛教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民遭受苦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村,所谓这里的一切都需要大家来维护。
党史小知识: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了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不仅如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派出飞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我国丹东地区,严重危害了我国领土、领空的主权。1950年10月,我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以彭德怀为司令员,迅速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在为期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志愿军浴血奋战,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初审:孙小南 复审: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