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7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我是党史领学人(九)|荣耀英模 永不褪色——邓稼先
发布时间:2021-04-29浏览量:3298

邓稼先,生于安徽怀宁县,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留学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毅然回国。1950年起,在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任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席。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授予“两弹元勋”。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快速推进了一大步。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科技梦想为祖国而澎湃,创新之火因梦想而燎原。他不仅是科技工作者,更是时代的大梦想家。

党史知识:

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俞秀松担任团的书记,早期团员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王一飞等20多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向全国各地发出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指导各地进行建团工作。

初审:孙小南        复审: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