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7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我是党史领学人(十八)|洛阳才子——雷英夫
发布时间:2021-05-09浏览量:11342

缅怀峥嵘岁月,领略文化魅力;传承红色经典,学习榜样人物精神。在白鹤这片热土上,许多革命先烈积极投身革命大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洛阳才子——雷英夫。


雷英夫(1921年-2005年),又名雷霆臣,出生于1921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雷湾村人。中国优秀的战略家、军事家。1937年任山西新军教导师2团连指导员,5月任八路军晋西南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宣传员,6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秋,毛泽东主席推荐18岁的雷英夫为叶剑英参谋,对外公开身份是18集团军参谋。

雷英夫从小酷爱学习,天资聪颖,1935年升入洛阳中学,在那里,他读了不少书籍,还参加了学校的游行——声援北平的“一二·九”运动。可惜由于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只读了一年多就被迫退学了。后来他随叔父到西安当了学徒,受尽了老板的欺压,当学徒时,他找哥哥借钱买了《解放》《抗战》《英勇奋斗的五十年》《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等书籍,偷偷阅读,懂得了抗日道理,于是,他决心参加八路军。不久,他和另一名学徒考上了八路军利用二战区名义在山西临汾办的一所军校,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6月,雷英夫被组织送往延安学习,分配到抗大六大队。自此,他有机会接触到毛泽东,雷英夫初次见到毛泽东是在1938年8月26日,那天下午,毛泽东来到抗大接见全体学员并做报告。毛泽东讲话虽然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但深入浅出,诙谐幽默。他讲到革命青年要能吃苦时笑着说:“延安生活很苦,虱子很多,咬起人来可不好受,痒极了。但你不要怕,延安的虱子也有革命作用,谁经不起它咬,过不了这一关,谁就无法和劳苦大众打成一片,无法革命到底。”这番话逗得哄堂大笑。毛泽东讲完话,许多学员围上去请他签名留念。雷英夫看准机会,一下挤进了圈子里,递给主席一个本子,请主席题个座右铭。毛泽东接过本子,在上面题了两个遒劲的“斗争”两个大字,并签上了“毛泽东”。雷英夫激动万分,“啪”地一个立正,给主席敬了个军礼,主席和雷英夫紧紧地握了手。

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美军赶到朝鲜半岛东南角洛东江一带。此时苏联和朝鲜领导人似乎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以为全面胜利在即。此时,工作在总参作战室的雷英夫,与参谋们日夜严密注视朝鲜战局,通过分析,雷英夫认为:美军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可能调运驻扎日本的两个战略预备队,搞突然袭击,在朝鲜蜂腰部仁川港登陆,企图截断朝鲜人民军的后路。

毛泽东曾赞誉他为“洛阳才子”、“人间高光”,他先后当过叶剑英、周恩来的秘书。还因准确预测出朝鲜战争中,美军将会在仁川登陆而名噪一时,但却因卷入政治漩涡里而余生淹没、寂寥。

雷英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先驱,经受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和坚强革命意志。他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对党忠诚、舍己为党、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先烈革命精神,从学党史、敬英雄中汲取精神力量,向身边的英雄模范学习,不畏艰难、积极向上,以拼搏进取之心化成构建学前教育学院新发展格局的蓬勃之力。

党史知识:

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参加部队有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百团大战。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初审:孙小南       复审: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