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30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联合召开教师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9-21浏览量:12890

2017年6月14日,为强化本科教育意识,准确把握本科课堂教学特点,提高本科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联合召开教师研讨会,会议共三项主题:1.在本科教学中如何确立体现本科教育意识?2.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本科要求的课堂教学?3.如何坚持以学为中心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参加研讨会的有校长王渊明,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梁希泉,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人事处处长刘志强,教务处处长郭启连,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副主任申桂茹教授,学校督导组的三位教授,学校教学名师,参加教学方法培训教师和海归教师,会议由梁希泉副校长主持。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志强处长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宗旨、主题。

梁希泉副校长首先指出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我校本科课堂教学实际剖析了目前影响我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1.教师上课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对学生思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启发不够。

2.专业前沿信息量不足,知识点讲授与专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学科前沿动态联系不够。

3.教学艺术性不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梁希泉副校长指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乐业、专业、敬业、勤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尊重课堂,尊重学生,提高事业心和责任心。

2.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

3.加强教研和科研能力训练,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4.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社会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新要求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

5.认真研究学生。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学生听懂、学会、能用为目的组织教学,杜绝课堂讲授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

教学名师代表戴琳琳院长指出:我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教师教学态度不够认真、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不够、教师教学形式单一、科研能力较弱。据此,应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举办和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

海归教师代表,建筑工程学院夏蓉老师结合自身海外留学背景,从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性培训的教师代表、学前教育学院薛巍老师结合本次培训内容对如何提高本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备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性培训的教师代表、管理学院王式晔老师指出,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树立本科意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同步提升。

学校教学督导组文科组组长张学俊教授就影响本科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三要素包括:1. 教师的教学激情——对教学有效性最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 2. 学生的积极参与——对教学有效性实现的根本性因素 3. 内容的适切性——对教学有效性持久效力的维系性的因素。据此,张教授提出了大学教师必须强化的四种理念:1.教学是一种学术,2.教学是一种艺术,3.教学是一种科学,4.教学是一种智慧。

教务处郭启连处长指出,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目的性;教师课堂教学要加大信息量,体现学术性和学科前沿动态;教师要注重分类分层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应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最后,王校长总结指出,树立和体现本科意识既需要准确把握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还要明确教研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之间的差别,立足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培养“宽口径、基础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王校长强调指出,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以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应这些新变化,本科教育更应凸显基础性、学理性、系统性、选择性、学术性和探索性,教师要做到教无定法教有定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

                                           教务处

                                    201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