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专任教师共计1885.10万人,相比2023年的1891.78万人,减少6.68万人。这也是1999年该《统计公报》始发以来,我国专任教师首次减少!

这类教师,两年减少近50万人!
专任教师涵盖不同教育层次,减少的主要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小学阶段专任教师665.63万人,到2024年下降至659.01万人,1年间减少了6.62万人;而学前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已连续2年减少,从2022年324.42万下降到2024年的283.19万,减少了41.23万人。仅仅2年,小学和幼儿园老师总计减少近50万人。
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曾表示,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到峰值。从招生人数来看,《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24年小学招生人数1616.63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了261.25万人。此外,2024年全国普通小学共计13.63万所,较上年减少7200所;同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相比2023年减少2.11万所。
随着生源减少,教师缩编、转岗的新闻屡见不鲜。以江西省为例,该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的《江西省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显示,全省今年计划招聘教师共2146名。根据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数据,2021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数量是13324人。5年不到,招聘人数下降约84%。
有媒体总结各地小学教师转岗情况发现,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通过遴选考核后,去初中、高中任教;二是转岗分流至当地其他事业单位;三是到生源相对富余的市区小学任教。其中,以第一种情况为主
市场竞争加剧,高校培养跟上
生源危机逐步扩大,除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外,如何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未来师范人才,也是各大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重大挑战。
麦可思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教育业是吸纳大学生的主要行业,但吸纳能力逐渐下降,2024届本科生就业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教育业,比例为13.9%,相比2020届的17.0%,五年来减少了3.1个百分点。2024届高职生进入教育业就业的比例为5.0%,比2020届的7.7%低了2.7个百分点。
教育行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尽管有所衰退,但对人才的要求却不断提高,2025年4月,重庆市江北区某幼儿园的一则教师招聘公告明确,应聘者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及相应学位。该教师招聘岗位属于公招范畴,有编制。学历要求是区教育系统的统一硬性标准,该职位以往要求本科,但今年提高到研究生学历。
从各地教师招聘信息来看,教师招聘标准似乎都在提高。江苏省苏州中学2025年招聘的13名教师中,10人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博士8人、硕士5人,且无一人为师范专业毕业生。类似案例在深圳、杭州等地的重点中学中屡见不鲜。
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家层面也倡导高学历教师培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为幼儿园、小学重点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教师,中学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以研究生层次为主”。教育部的“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则通过将公费师范生培养延伸至研究生阶段,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纵然各级适龄生源正在减少,但是青年人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并未降低,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仍然强烈。如何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在“教师过剩”的背景下更加重要。国家出台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我国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都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此外,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亦被纳入政策视野。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在2025年两会上建议,为在职教师提供灵活的研究生入学通道,通过单独招生、工学兼顾等方式激发其深造动力。这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形成呼应,凸显了“终身学习”理念在教师职业中的重要性。
(信息来源:麦可思研究,2025-09-21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