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动态
【院校动态】河北大学:党建引领,激活政产学研融合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量:59

近年来,河北大学以“强国行”团队为重要抓手,创新打造“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一体化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将高校创新活力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走进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围绕碳化硅衬底研发进行技术攻关。该院电科系教师党支部聚焦“芯片强国”战略,已与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北京芯愿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学共建”。在党支部书记闫小兵教授带领下,支部党员与企业技术骨干每月开展专题研讨,把党课从教室延伸到生产车间、实验室。

此前,河北同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提出八英寸碳化硅衬底研发需求,党支部迅速组建由5名党员教师牵头的攻关小组,联合申报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合作项目产业重大专项并成功获批,仅用8个月就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企业节省了巨额研发经费。如今,依托“保定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北省类脑神经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正在持续聚焦芯片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有组织科研,为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芯”动力。2024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颁奖现场,闫小兵教授团队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单晶外延技术”项目斩获卓越奖。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制备单晶时存在的纯度低、效率差等问题,成为“强国行”团队破解“卡脖子”难题的生动实践。

党支部联建的作用,还在跨校跨企合作中持续发力。今年4月,河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教师党支部,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职能第二党支部、燕山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领航产学研,科技赋能强国行”活动。三方围绕航空精密零部件加工精度提升等技术需求,组建12人联合攻关组,构建“需求牵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完整创新链。仅3个月,团队就研发出新型刀具涂层材料,使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5%,目前相关成果已在企业生产线落地应用。

在教育服务领域,该校“强国行”团队同样成效显著。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依托双卓教育学院,搭建校地、校校协同平台,每年组织4期高级研修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跟岗研修等形式,学院为保定80余所中小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教师,覆盖教师超3万人次。电科系教师党支部则依托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打造“红色科学课”品牌,组织师生赴5省26市区县开展科技宣讲,近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在雄安新区容和金源小学,党员志愿者通过“芯片里的奥秘”趣味实验、“半导体发展史”科普讲座,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该活动获评河北省2024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如今,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5-10-09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