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项目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发挥高等教育特色优势主动服务 黄河国家战略的通知 (截止日期:5月27日)
发布时间:2022-05-11浏览量:3756

各单位、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厅鼓励高校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下简称“黄河国家战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理解黄河国家战略重大意义,主动扛起使命担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文化传承、对外开放等领域独具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是山东展现担当、贡献力量的铿锵宣言。

高校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各高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充分认识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积极发挥特色优势,找准主动融入的行动路径,扛起全面服务的使命担当,力争成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和决策智囊团,为实现黄河国家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二、瞄准黄河保护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一)构建适应黄河国家战略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区位优势和专业特色,深化与“一群两心三圈”各主要城市融合,科学规划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着力发展一批服务生态保护、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学科(专业)群,原则上综合类高校至少设置服务 2 个领域的学科(专业)群,其他高校至少设置服务 1 个领域的学科(专业)群。

(二)构建支撑黄河国家战略的优势学科群。积极对接战略新需求、新目标,分层分类确定学科(专业)群发展布局,建立健全学科(专业)梯队建设(培育)计划,协调、整合学科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向大科研、大项目、大平台集中发力,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优势学科群,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围绕黄河国家战略需求,建设 12 个有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的优势学科。

(三)培育建设一批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学位授权点。落实全省学位授权建设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面向 2025年和2035年,科学谋划学校中长期学位授权布局建设,特别是布局一批梯次面向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学位授权点,全面提升学位授权规模和层次。

(四)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紧密对接黄河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通过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共育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特色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紧盯黄河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制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交叉选修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应用型高校积极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培养和春季高考招生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沿黄省区市人才需求,完善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实施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省级安排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支持各高校与沿黄流域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代表本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鼓励各高校配套相关招生计划,积极开展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对服务黄河国家战略部署的契合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互贯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紧密对接。

(三)建设一批黄河特色通识课程。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一批体现黄河文明和黄河生态的在校开放通识课程,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适应黄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专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加强黄河特色课程学习,加强学生黄河文化培养,强化黄河生态保护意识。

四、聚焦黄河生态保护和安澜屏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开展黄河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以原创技术需求为牵引,深化与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围绕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攻关,提升源头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能力、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智慧黄河、流域资源保护与利用、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二)优化科技创新平台。提升高校资源配置能力,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结合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契机,不断优化整合高校资源,遴选一批高校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构建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高校遴选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提升服务国家和省战略需求能力。

(三)提升智库服务能力。发挥高校智库政策咨询作用,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整体布局,提升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质量和水平,精准服务山东省“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决策部署。

(四)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升高校技术转化应用能力,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产业园区等深入合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产出重大科研成果,解决现实问题。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和期权激励机制,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将高质量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锚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集聚创新人才。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好“一事一议”、泰山人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和“高精尖缺”创新人才。搭建高校“组团引才”平台,强化高校海外人才引进。通过齐鲁青年学者遴选、泰山学者工程遴选机制,集聚形成一批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高水平创新人才,带动产出高层次创新成果。

(二)精准培育创新团队。加强产业需求对接,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黄河流域区域合作,助力沿黄省区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畅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流域。

(三)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引才聚才用才灵活机制。

六、开展互联互通,传承黄河文明

(一)打造黄河流域高教共同体。职业院校积极参与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的《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济南宣言》,构建区域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机制,打造黄河流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平台,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普通本科高校积极参与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盟,实施“十四五”教育协同发展“九大行动”,落实《黄河流域教育事业高质量郑州共识》。加强互联互通,联合沿黄省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共建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共同演奏“黄河大合唱”。积极对接甘肃陇南、定西、临夏

市(州)和青海海北州需求,高质量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继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积极开展省内对口帮扶。

(二)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齐鲁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的丰富内涵、文化精髓及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黄河文化价值体系,讲好“黄河故事”。以黄河文化为引领,推动黄河孕育的齐鲁文化创新融合发展。将黄河文明及现代价值融入对外交流和留学生教育。资助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学术交流和研修访学。借鉴国外大江大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模式,提升黄河文明和黄河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形成融学术交流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交流新模式。

七、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落实落地

(一)加强典型宣传。各高校要注重发现典型事例,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好报纸、网站、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主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浓厚氛围。我厅将会同有关单位择优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我省高校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成效和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全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我厅将通过组织调研、服务协调、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等形式,选取其中有突破性、贡献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定期进行工作调度,纳入全省教育系统服务黄河国家战略重点专项工作统筹推进。

(三)选择重点项目予以支持。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制定主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我校可确定 12 项特色项目,填写《高校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特色项目表》(见附件),于 5 27日前将电子版报送科研服务部邮箱hhxykyc@126.com

联系人:张琪,电话:8317576815166037998

附件/kindeditor/attached/file/20220512/20220512090215_3375.zip

青岛黄海学院科研服务部

202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