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建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理念,将一线实践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助力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发展,近日,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前往青岛黄海学院隔壁的开山口村开展专项实践考察活动。环境设计系主任杨元帅、资深教师朱家彬、石勐共同参与此次调研,旨在从专业角度挖掘乡村环境设计待开发项目,同步了解新农村发展现状,为教学实践与公益服务搭建桥梁。
一、专业团队组建:携教学与服务初心赴调研
此次考察团队成员均来自环境设计领域,具备丰富的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经验。杨元帅主任长期聚焦乡村文化保护及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三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既带着“为课堂找案例”的教学目标,也怀着“为乡村办实事”的服务初心,力求通过本次初步会议洽谈,精准对接开山口村的发展需求与环境设计专业的服务能力。
二、村委座谈深入:需求与专业思路双向碰撞
考察全程在开山口村委会内部开展,村委书记及相关负责人对教师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围绕村庄发展历程、当前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上,村委领导结合村庄实际需求,详细介绍了村内当前情况与需求。
杨元帅主任代表团队,针对村委提出的需求,详细阐述了此次考察的核心目的与初步合作思路。他表示,此次调研既是一次“学习之行”,也是一次“对接之行”:从教学角度出发,希望通过与村委的深入交流,掌握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情况与发展趋势,将村庄环境建设中的实际案例、需求痛点引入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短板,让学生接触到更鲜活、更贴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从服务地方角度出发,计划依托环境设计专业优势,针对村委提出的公共空间改造、产业园区景观提升等需求,挖掘可落地的实践项目,组织学生以公益服务形式参与设计,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村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实现“教学-实践-公益”的三方共赢。
朱家彬、石勐两位老师也结合自身专业领域,与村委领导展开针对性探讨。朱家彬老师围绕公共空间设计细节提出建议,如如何通过人性化设施布局、美学元素融入,提升村民使用体验;石勐老师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兼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双方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认真记录村委提出的每一项需求,详细询问村庄建设的各项基础条件,为后续项目可行性分析积累了丰富信息。
三、达成合作共识:明确后续推进方向与计划
座谈会后半程,双方就潜在合作方向展开务实洽谈。村委领导对教师团队提出的“专业服务乡村+教学实践”模式给予高度认可,认为该模式既能为开山口村的环境建设注入专业力量,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难题,也能为村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对提升乡村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可行性较大。村委书记明确表示,将在此次洽谈后组织专题会议,进一步梳理村内具体需求,细化合作对接的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期待与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村庄环境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杨元帅主任也针对后续工作安排作出回应,他表示团队将在考察结束后,对本次座谈会收集的需求信息、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结合专业优势筛选出优先级较高的实践项目,制定详细的教学实践计划与公益服务方案。同时,会及时与村委保持沟通,确保后续合作方案既能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又能切实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校地协同、互利共赢。
此次开山口村考察活动,是设计与美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践行“党建引领专业发展,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村委会内的初步会议探讨,团队不仅为课堂教学挖掘了丰富的一线实践资源,也为环境设计专业对接乡村建设需求找到了精准切入点。后续,党支部将持续推进与开山口村的沟通对接,尽快推动合作方案落地,让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同时引导教师与学生在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专业认同感,为新农村建设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贡献双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