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开展工程教育论坛(第3期) —专业建设 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0-06-11浏览量:3008

为更加扎实推进我校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提高学校各专业高质量发展,6月10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组织召开第3期工程教育论坛,特邀济南大学付秀丽教授,面向全校教师作题为"专业建设 永远在路上-一流专业建设"专题讲座。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刘纪新、教学副院长曹爱霞及学校部分骨干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由教学主任宋慧主持。

付教授从一流专业建设政策解读、2019一流专业建设概况、一流专业推荐标准、一流专业信息填报要点、共性问题反馈与交流、建议与分享六个方面阐述了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及注意问题。首先,进行一流专业的申报与建设需要对国家教育部及山东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进行学习和掌握,何教授指出一流专业申报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详细的学习,了解一流专业申报的关键点,防止填报申报书过程中漏填相关指标。建设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各种项目的建设,取得建设效果的同时完成建设指标。其次何教授阐述了2019年全国及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情况。2019年山东省共有32所高校进入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名单,共计208个专业。其中民办本科高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项。再次付教授对一流本科专业推荐标准及申报书填写要点进行了阐述。第一要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是专业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第三是专业管理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重点审核),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专业的生师比、师资结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实践学分比例、专业教学资源数量、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四是改革成效突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第五是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专业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在专业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第六是培养质量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何教授的讲座,不但对一流专业申报与建设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还对近几年内其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并给出了几点建议:1、申报书要紧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要求,材料组织要有针对性、准确性、概括性、突出性,紧紧围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的二级指标对应撰写;2、材料撰写要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3、申报材料语言要高度凝练,材料整理条理性要强,关键亮点的内容要突出。

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提高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使我校教师全面了解一流本科专业申报的政策、流程、关键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为我校一流本科专业申报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简介:

付秀丽,女,满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2014年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第三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程训练教学委员会委员;济南机械工程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理论及应用(研究生)等课程。目前从事高强度航空合金的高效切削加工、表面强化与抗疲劳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和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省机械工业协会一等奖等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