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黄海论坛共话交叉学科前沿,探索科研创新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20浏览量:28

  为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科融合发展,2025年11月19日下午,由青岛黄海学院科协举办、智能制造学院承办的第2025-B-11期、第2025-B-12期、第2025-B-12期“黄海论坛”在知行楼303智慧教室顺利进行。论坛特邀智能制造学院电信工程系马克涛博士、张一琰博士、赵鑫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报告由电信工程系系主任刘娜主持,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论坛。

  马克涛博士在《高效使用LLM(大语言模型)》报告中,不仅深入解析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与发展,更通过多个学科的应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不同领域的科研创新。他从提示词设计到智能体构建,系统地介绍了LLM在科研与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路径。

  张一琰博士在《浅析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中,以跨学科视角解读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她巧妙地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分析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为师生提供了理解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框架。

  赵鑫博士在《国产海洋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处理》报告中,展现了地学观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叉融合。针对国产卫星数据处理的特定难题,她创新性地提出了空谱特征约束深度学习模型,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海洋遥感领域的技术瓶颈,也为深度学习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海论坛”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聚焦科技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本次论坛报告内容前沿、视角多元,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践,展现了学院在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海洋遥感等交叉领域的科研活力与创新实力。

  报告嘉宾:

  马克涛,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多普勒雷达探测、电磁仿真与建模、医学成像与人体诊断等。发明专利已授权6项。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一区文章1篇。

  张一琰,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赵鑫,博士,主要从事海洋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海洋灾害卫星遥感智能监测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校级及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初审:张永航       复审:刘娜       终审:陈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