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创业计划书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模块,也自然会出现一些内容相似或者重复的,如何避免这个问题,让整份计划书看起来不拖沓、无冗余,神清气爽,接下来分享一下。
一、依葫芦画瓢,把理论知识搬到计划书中。
一份计划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描述该项目的可行度高,从而说服评委或者投资人,得到高分或者意向投资。然而,不少为了比赛,会把一些不相关的内容搬到计划书中去,凑字数,或者不知从何入手,随意找来一些书上的知识理论装进去,觉得这就是好看。经常遇到有的团队会把波特五力模型分析、STP分析、客户关系画布等知识点写进计划书,其实这会导致内容混乱、重复、质量降低,非但不加分,反而大概率减分,因此不建议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到计划书中进行二次描述。
二、喜欢名词解释
有的一份计划书更多都在解释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要描述一个内容,啥都不说,先来一通解释,搞得别人不懂,还得听你解释才懂似的。
三、重复性的内容太多,标题特色不足,容易混淆。
还有存在内容重复描述或者高度相似的,这会导致计划书臃肿不说,更会导致亮点、重点不突出,显得“水份”大。例如,执行概要、项目概述、项目简介,本来就是一个意思,非得掰扯出来不同模块进行描述。再比如,市场痛点、市场分析、市场摘要、市场背景、项目背景,不就是为了证明你做这个项目的市场空间、社会价值巨大,有做的必要性吗?又何必搞出这么多模块进行说明。
一份计划书就是为了证明项目的可行性高,不管内容的编排,还是标题的命名,都要主线清晰,不重复,上下衔接,逻辑严谨,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而不是看了老半天,还不知道你是干嘛的,看了老半天,还不清楚你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更不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如此这般,想要获得高分,很难。
四、结语、建议
想要做好创业大赛,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气,脚踏实地做好实践,日积月累,终见天日。欲速则不达,心急适得其反。只有去实践,你才有深刻的体会,写出来的计划书才不至于一问就倒。脱离实践做比赛势必长久不了。
信息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