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青岛黄海学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决赛在我校知新楼西报告厅成功举行。副校长梁忠环、院长助理刘景芳、二级学院分管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团队等,共计26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梁忠环副校长为大赛致辞,并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给予项目精心指导的各位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梁校长在讲话中指出,青岛黄海学院建校25年来,秉持“知行合一”校训,基于“院园合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发扬“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落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优质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我校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今后学校将乘借全球化“双创”实践之风潮,以青岛市建设“创业型”城市发展规划为契机,坚持以专创融合为抓手,不断增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创实践力度,为培育更多“敢闯会创”的应用型人才赋能增效。
梁忠环副校长为大赛致辞
本次大赛采用“5+3+1”的形式进行,即项目路演5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评委打分1分钟。18支参赛队伍有序地进行了精彩的路演及答辩。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精切细洗-蔬菜一体化加工设备”项目获得了本次大赛的特等奖;“氧疗宝 ——种应用于氧疗的恒温恒湿吸氧装置”和“齐鲁铁骨”全国首创动态平衡外骨骼康复装备”两个项目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此次校赛的成功举办,源于参赛团队2个多月的努力打磨,山东省赛、国赛专家评委的悉心指导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参赛学生答辩
作为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也是当今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沃土。大赛注重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用的实践落地,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赛事成果实现高效转化,促进形成“互联网+”的新业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提质、增效和升级;并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有效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提供保障。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