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典型
“导师工作室”环境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创业导师于健 岳莉
发布时间:2022-02-22浏览量:4370

实施背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在创新创业教育下绘画专业专业工作室教学改革新模式。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绘画专业的教学实战经验,对绘画专业进行教学创新改革,解决了绘画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两者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绘画专业专业教学都推行了工作室教学,有的实行了第二课堂工作室教学,有的整个专业推行全面工作室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有别于大学课堂的教学场所,重在强调创新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设计实践训练、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工作室教师提倡“师父—徒弟”模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较强的教学活动,实现“传帮带”的教学理念,以小班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工作室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具教学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绘画专业毕业学生只了解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创新创业创效能力比较缺乏和薄弱,这类现象的产生与教师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大部分教师具有的企业项目经验较少,实际的创新应对能力不足。同时,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师资队伍不都多元化,绘画专业是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师资队伍需要具有机械背景的教师和设计背景的教师。而且,绘画专业专业教学理念不够具有前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思维和软件技術也不断向前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设计创新思维。

针对于创新创业工作室环境下各类问题,取之长补之短,绘画系与创业学生成立青岛优创公馆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优创,各类项目以绘画系为专业技术依托,以各类资源设计公司为保障,绘画系于健主任为指导老师,开展设计、摄影灯衍生服务项目。通过对创业学生有计划地筛选,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宽范围有重点的理论学习为基础,参加专业相关的各类大赛为支撑,通过工作室的真实项目来融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图1:青岛优创公馆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图2:与青岛黄海学院品牌宣传部共同打造“黄海文创”系列产品

缩略图

图3:建党百年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红色文创产品


图4:工作室指导老师于健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与名家交流

工作室师资建设中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知识极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由于绘画专业的工作室教学理念要有实践性、艺术性、社会性以及前瞻性,从而要求教师的综合能力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创新实践能力的建设,重视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升。教师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元化,绘画专业是交叉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具有机械工程方面的教师以及设计方面的专业老师。要求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较强,则要不断地对工作室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作为专业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前瞻性的理念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尽量鼓励工作室教师以技术顾问形式在企业挂职,在满足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也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为后面承接企业横向项目作为课程训练课题打下基础。此外,工作室采用双师型教学,以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结合教学,将引入企业设计人员作为第二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将企业实际项目带到课堂,让学生更加切身接触到落地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可以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待项目实际问题的发展、设计过程中的直接痛点以及如何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更重要是则将自己的从业丰富经验传授给工作室学生,从而更高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图5:工作室环境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在工作室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项目式驱动教学为主要授课模式,以企业项目和赛事为主要训练课程课题,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设计课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训练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课题协同教学的新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增加企业导师讲授和点评环节,企业导师可以线上指导教学,在课程考核答辩验收时,可邀请企业的设计人员参与答辩点评。在此过程中,由于有企业设计师的参与互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行业的发展状态技术革新以及未来走向,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点应用于实际的产品中,从而实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通过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将课程与项目紧密结合,以设计项目带动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不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内容,在课后训练中也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在课堂中培养创新创业知识,例如绘画专业发展,行业的创新服务、相关产业透析、创业融资规划、创业前景分析等;在课外实践教学中也要注重创新创业的指导,课后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互联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参加企业赛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训练项目,参加竞赛活动。由于工作室有固定的教学场地、模型制作空间、固定的指导教师,工作室提供较好的实现学生课外实践环节参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开展各类课外项目和赛事。同时,工作室团队年级人员可以自由组队,可实行“大四—大三—大二”高低年级团队组合参与赛事,综合各个年级的专业知识,快速实现传帮带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快速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工作室教师常常举办工作坊、学术活动、论坛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充学生的创新空间。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创新训练,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图6:第八届INCN中国创业者大会颁奖现场留影

条件保障:

集中智慧构建长效机制,实现育人常态化。

校企(工作室)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协同培养协议,通过明确双方责权利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协议中需要就以下内容加以明确,包括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沟通协商机制,实践教学的内容、师资安排,组织机构的建立、经费落实问题。

建立校企(工作室)合作管理委员会,制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包括双方高层沟通协商机制,并定期召开会议如座谈会和研讨会,对于合作期间产生的分歧和冲突,应该及时讨论和解决,相互尊重,互相协商,对对方在工作分配上提出的改进意见做出考虑,平衡双方利益需求;双方人员互相走访调查,对各大重要改革事项、政策调整、人事变动等进行通报,确保双方合作进程行进在正轨上;

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需求的变化,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逐步拉近市场需求与课程设置的距离,缩短学生适应工程技术岗位工作需求的时间;

加强合作过程监督。从教学检查、制度落实等方面入手,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价机构,加强对校企(工作室)合作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推进校企(工作室)合作可持续发展。

建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定期对全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岗位津贴,职评挂钩。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团队,实行激励制度,举行优秀教学讲义评选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授课能力,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增强办学软实力。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于合作过程的合作成果、学生实习情况、导师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保障校企(工作室)合作育人活动有效开展。

实施成效:

工作室品牌价值最大的子项目“黄海文创”在青岛黄海学院建校25周年前夕入选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年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并给予5000元“同心基金”创业补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文创产品被多家政企单位采购定为“光荣在党50年”勋章颁发的随附礼品


图7:青岛西海岸新区“青鸟计划 同心基金”颁发现场

工作室受邀参与由华为和梦网科技组织的华为服务号城市运营商招募大会,在激烈的竞争及公司实力评估中,青岛优创公馆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拟定为青岛市黄岛区华为服务号城市运营商考察对象之一。


图8:华为服务号城市运营商大会现场

2021年工作室成功入库2021年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图9:成果入库2021年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公示

思考与体会: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高校专业发展的需要,是绘画专业专业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绘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绘画专业专业工作室教学中的改革模式,提出在高校绘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中融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改革新模式,从而增强绘画专业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为推动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