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位列首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除此之外,他在地方考察的不同场合中,也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高校聚集了人才等要素,是创新的引领者。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创业教育工作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中的一项必修课程,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的有力措施。高校教师应主动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务者,构建师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共同体。
一、 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情况概述
创新创业工作是学院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组建了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工作的专题学习,营造敢闯会创的学院氛围;搭建了“学业导师+辅导员”的双导师队伍,把创新创业工作的业绩纳入到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中。除从宣传教育上抓全员覆盖外,注重抓师生中关键少数,发挥他们领头羊、带头兵的作用,以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等典型案例的形式推广其创新的成果,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专业创新活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推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主导的创新创业工作格局。
推进学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从2017年以来,我成立了“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成长”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服务对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兼顾专科层次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工作室下设多个学生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团队的建设,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的学生会依据创新创业的领域、自己的兴趣爱好、团队成员的特点推进团队工作的开展。此外工作室的建立会与课堂教学结合,把团队建立在课程上、课堂上。

围绕幼儿教师发展、助力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成长”工作室。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体研讨与个体研讨结合、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结合的工作方式来开展师生创新创业工作。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指导三组学生参加了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加的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5项,分别是“绘本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的互动新阅读”、“3-6岁儿童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海洋文化下幼儿园环境创设风格对幼儿认知发展研究”、“幼儿教师素养能力提升路径与新媒体平台的多元融合”、“3-6岁儿童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指导学生参加了学校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017年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和十八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以及第七届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二、创新创业工作一直在路上
(一)坚持“五学”,为创新创业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坚持“五学”,分别是:第一,要学习党的知识、理论、方针、政策,领会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各类精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明确要求,提高创新创业工作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创新创业工作的全局思想,提高指导工作的政治性。第二,要持续关注专业的发展,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把握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捕捉创新创业的主题,提高指导工作的专业性。第三,要继续学习其他领域的常识性知识,例如营销、财务等,提高指导工作的全面性。第四,要不断地深入了解被指导学生的状况,包括近期的思想动态、专业学习、项目的进展等,提高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第五,创新创业类项目众多,既有一致性也有多样性,因此指导教师要不断去学习各类项目的实施要求和评价标准,提高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在课堂上、课程上抓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
创新创业的“点子”和团队并不是学生一蹴而就得到的。学生们需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去关注、去思考、去总结、去提炼。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成果导向,使更多地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指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各环节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领导能力和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把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把课程学习任务转化成创新创业的课题。以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例,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提前与学生交流做到“约法三章”,例如每人都要发言,拒绝小组内的“一言堂”;小组在完成每次任务时不仅要相互配合,而且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被小组内成员推选出的组长要统筹全组成员,在活动中发挥成员优势。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上带领学生分主题研读学术论述、最新专业会议的学术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观点,并凝练、展示学习成果,进而指导学生从中得到创新创业的“点子”,例如学生在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中,学生“海洋文化下幼儿园环境创设风格对幼儿认知发展研究”获得立项。此外,把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结合,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转化为创新创业的主题,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材料、主题环境创设的总体设计等。
(三)做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务者
创新创业工作对学生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事物,要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解决专业知识的问题,还要解决创新创业自信心、政策解读、团队建设、选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案撰写等一连串的问题,或许还要承担一次次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遇到困难、经历失败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资源上的支持、过程的服务,使自己发展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我们国家一直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大力提升“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在校创新创业的梦想还需要老师们点燃。教师要成为撬动学生创新创业的杠杆。通过一年或两年的在校学习,学生在校的表现老师是最了解的,因此大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优势需要老师去发掘,掌握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踊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去。

(四)抓关键少数带动全员参与
创新创业工作在全员动员的基础上,要有成果尤其是校级以上代表性成果的产出,还需要借助课堂活动、社会实践、个别谈话等形式去发现、挖掘进而抓住班级乃至年级中的关键少数,用关键少数学生的成就带领、鼓舞更多地学生参与其中。
(五)坚持长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创新创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得到发展。在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银奖1项、铜奖2项;指导学生的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获得2021年度第七届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我获得此项评选活动的优秀指导奖;指导学生项目“宝宝学游—在家就能履行的幼儿APP”获得学校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带领学生撰写的典型案例“灵动健美操”在2017年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三等奖;个人撰写的典型案例“建设‘书香学院’营造书香文化” 在2017年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创新创业工作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师生共创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工作的深远意义,加强学习,深耕细耘,做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