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丰富展品内容,更好地服务师生,博物馆对一些场馆进行了重新布置,陶瓷展馆补充了一些新展品供大家参观鉴赏,比如黑陶、红陶、陶俑、瓷枕等,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各个种类和演变发展。展出后吸引了我院很多师生前来参观。参观学生们表示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并称这些知识是在课堂中学不到的,希望博物馆能经常有些新内容、新展品。
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仍有大量精品文物尚未展出,将在合适的时机陆续对外推出,届时广大师生和游客即可一睹这些珍贵藏品的真容。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瓷枕:据说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