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馆内要闻
不做花瓶做课堂 我馆受媒体好评
发布时间:2013-07-22浏览量:5987

    我馆坚持公益开放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连日来,新浪财经 搜狐网 阿里巴巴 中国商业电讯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纷纷对我馆坚持全天开放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认为我馆“不做花瓶做课堂,突破校内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走近学生,融入社会,真正发挥了他的价值!”

    我馆对社会各方及新闻媒体的对我们的关注表示感谢,并以此为契机,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俯下身子谋发展,实干苦干,努力提升我馆的公益文化服务水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的面向师生和社会大众充分发挥文化平台的作用,真正地做好社会文化服务工作,并时刻注重增强自身的社会文化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功能,怀着巨大的责任感把博物馆着力打造成人本化的新型博物馆而努力!

现将相关报道转载如下:

               黄海学院:校内博物馆,不做花瓶做课堂    
                         2013-07-17 10:26     来源:中国商业电讯 

    高校博物馆大多从标本室发展而来,汇聚了众多行业顶尖的教学资源和最有价值的文物。坐拥丰富藏品,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高校博物馆在社会上略有名气,剩下的大多数“养在深闺人未识”,不仅不为公众所了解,甚至连本校学生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因宣传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一些博物馆失去了许多展示和传播知识的机会。曾有人形容说“高校博物馆更像是藏宝阁和文物库房。”

    针对这种现状,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坚持自身特色,将博物馆作为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并向社会公众全天免费开放,不做花瓶做课堂,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

    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自2007年开始筹建,2012年6月6日正式面向学院师生和社会公众全天开放。现有藏品8000多件,文物藏品3000余件,包含文房、书画、古籍、陶瓷、青铜器、古钱币、木雕、拓片等十几个门类,设古砚文化展馆、汉画像砖展馆、古陶瓷文化展馆、奇石观赏石展馆、油画临摹原创展馆等展厅。其中尤以文房砚台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古砚陈列即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形制的古代砚台,年代上起西汉,下迄民国,乃至文革,多为传世文物。

    黄海学院博物馆不仅向师生免费开放,还经常举办各类展览、文化论坛等活动,与师生互动。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 5月18日,黄海学院博物馆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名家作品暨观赏石展,展出了中国著名书法家顾亚龙、于明诠、贺中祥等诸多作品,以及中国各地极具代表性的观赏奇石如四川长江红、云南黄蜡石、广西卷纹石等,使在校师生和参观群众大饱眼福。博物馆还以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等形式,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课堂。

    通过长期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馆为各地专家、收藏家、爱好者、社会团体、学生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大型的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公众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胶南市第三中学、胶南市第三实验小学等周边学校均曾组团参观黄海学院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课堂意义也得到发挥。

    黄海学院博物馆不做花瓶做课堂,突破校内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走近学生,融入社会,真正发挥了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