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为庆祝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国际博物馆日”山东主场活动,向第三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授牌,揭晓我省第三届“全省博物馆十佳优秀社会教育案例”评选结果并颁发奖牌,开通山东广播电视台“直通博物馆”直播间,启动“山东博物馆数字展示与云教育服务”项目,推出“传统的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展”,并举办了自然教室、公益文物鉴定、流动博物馆等备受公众欢迎的活动,仪式上山东博物馆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分别签署馆校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该主题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还要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互联互通、包容互鉴。
近年来,山东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关于“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第三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评估定级中,我省山东大学博物馆等6家单位晋升国家二级博物馆,德州市博物馆等8家单位晋升国家三级博物馆。目前,我省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已达52家,居全国第四位。
今天的主场活动上揭晓了第三届“全省博物馆十佳优秀社会教育案例”评选结果,山东博物馆《丝路的故事——经纬之术》等荣获十佳社会教育活动案例。本次评选获奖单位涵盖国有文化文物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获奖案例包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播科技知识、关爱社会特殊群体等不同类型,公益性、思想性、原创性和趣味性突出,彰显了我省博物馆社会教育事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山东广播电视台与山东博物馆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家省级博物馆固定直播间——“直通博物馆”直播间正式亮相。直播间设在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占地面积10平方米,采用新型材料搭建而成,外形既与山东博物馆整体环境和谐统一,又有鲜明的融媒体特色。内部集成最新的全功能直播设备,可实现广播直播、录播、新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等功能。直播间启用后,除满足直播功能外,还将开展直播展览、直播听众互动、名家走进直播间等系列活动,将成为观众参观游览和互动体验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