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鉴赏
探秘辽代双池暖砚:千年澄泥砚文化惊艳亮相
发布时间:2025-06-04浏览量:4

引言


辽代 双池暖砚(907-1125)

近期,随着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澄怀观道——澄泥砚文化遗产特展》正式开幕。而在众多展品里,一方辽代双池暖砚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这方暖砚的造型古朴而独特,其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么,这方砚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呢?


“暖砚”登场:北方智慧结晶

辽代 双池暖砚(907-1125)

辽代 双池暖砚(907-1125)

在我国古代,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是对于那些热爱舞文弄墨的文人墨客来说,砚台中的墨汁常常结冰,这无疑给他们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想象一下,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诗人灵感突发,想要挥毫泼墨,抒发心中的情感,却发现砚中的墨已冻成冰块,这该是多么扫兴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暖砚便应运而生。其实,暖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开元盛世名相张说的《暖砚铭》中有“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燃,推寒致热”的描述,这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暖砚的文字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文人在寒冬中,借助暖砚的炭火,让砚台保持温暖,顺利书写的情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青毡帐二十韵》中也有“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的诗句,进一步说明了暖砚在唐代已经被使用。
到了辽代,由于其统治区域主要在北方,气候寒冷,暖砚更是成为了文房中的必备之物。辽代的工匠们在继承前代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和需求,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辽代双池暖砚。这种暖砚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融入了辽代的文化元素,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化的象征。


双池巧思:功能与设计解析


暖砚(放置炭火的入口)


双池设计

当你凑近仔细观察这方辽代双池暖砚时,发现它的双池设计十分巧妙 。这两个砚池一大一小,大的砚池较为宽阔,可能是用于储存较多的墨汁,方便长时间书写时使用;小的砚池则相对精致,或许是用来进行精细的墨色调试,满足文人对墨色浓淡的不同需求。
它的加热原理也十分科学。在砚台的底部,有一个专门放置炭火的空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火炉,为砚台提供温暖。而在砚身的侧面,还设计有排烟孔,既能排出燃烧产生的烟雾,又能保证空气的流通,让炭火充分燃烧,持续为砚台供热。这种设计不仅实用,还体现了古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工艺传承:辽代制砚特色

辽代契丹族游牧文化(来源:360百科)

辽代 “统和”款摩羯戏珠瑞兽折枝花卉纹八棱金砚(来源: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
辽代的砚台制作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由于辽国地处北方,又是游牧民族,砚石资源相对稀少,所以陶砚、瓷砚成为了辽代砚台的主要材质 。这些材质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同时,陶砚和瓷砚的质地也能满足书写和研磨的需求,因此深受辽代文人的喜爱。
在砚式方面,辽代砚台在继承唐宋砚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箕形砚作为辽代的主要砚式,延续了唐宋时期的风格,但又融入了契丹族的游牧文化元素,使其更具独特性。辽代工匠还制作出了鼓形砚、八棱形砚、高台砚等新砚式,这些砚式造型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比如鼓形砚,其形状模仿了游牧民族常用的战鼓,寓意着力量和勇气;八棱形砚则可能与辽代的宗教信仰或建筑风格有关,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色。
这方双池暖砚,无疑是辽代制砚工艺的杰出代表。它的制作工艺精湛,从砚台的造型设计,到细节的雕刻处理,都展现了辽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双池的设计既满足了文人对墨汁储存和调试的不同需求,又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砚身的纹饰雕刻虽然简洁,但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为整个砚台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文化映照:游牧文明的痕迹

辽代 大辽让国皇帝“耶律倍”款松花砚(来源: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

辽代 大辽让国皇帝“耶律倍”款松花砚底部太极八卦图(来源: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

辽代双池暖砚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文具,更是辽代游牧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从它的设计和制作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辽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辽代的契丹族是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对便携性和实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方双池暖砚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它的造型简洁大方,便于携带和使用,无论是在迁徙途中,还是在定居的营帐中,都能方便地使用 。这体现了辽代游牧民族对生活的务实态度,以及他们在文化创造中对实用性的追求。
宗教信仰在辽代游牧民族的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双池暖砚上也有所体现 。辽代的宗教信仰较为多元,佛教、萨满教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些暖砚上可能会雕刻有佛教的莲花纹、道教的八卦纹等宗教符号,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更蕴含着宗教的寓意和祝福 。它们反映了辽代游牧民族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文化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渗透。


结语

辽代 双池暖砚(907-1125)

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举办的这场 “澄怀观道 ——澄泥砚文化遗产特展”,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通过展示这方辽代双池暖砚以及其他众多澄泥砚精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房用具逐渐被电子设备所取代 。然而,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这次特展,不仅是对辽代双池暖砚等文化遗产的一次科普推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弘扬。
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去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亲身感受这场文化盛宴,去探寻辽代双池暖砚背后的故事,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