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馆内要闻
非遗新征程,传习夜校揭牌现场速看
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量:203

4月1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牌仪式成功举行,前来参与此次开幕式活动的有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馆长吕达、青岛市黄岛区斫琴传承人张振华、存良漆艺工坊创始人王存良、青岛黄海学院品牌传播部副部长郭瑞姝、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馆长助理毛波及诸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开幕式由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纸质文物修复工作室主任巩玉兆主持。


以文化育人,筑传承之基

青岛黄海学院品牌传播部副部长郭瑞姝致辞,她表示黄海学院始终将文化育人放在重要位置,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此次夜校的开展,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更是我们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重要一步。博物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课程,从优雅的古琴弹奏,到充满韵味的传拓技艺;从严谨的藏品修复、装裱,到独具匠心的篆刻、漆艺,每一门课程都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在这里,大家不仅能学到非遗技艺,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我们期待通过搭建各类平台,让更多人领略非遗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绽放新的光彩,为非遗传承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多元活动,点亮非遗之光

文化馆吕馆长表示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非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黄海学院一直致力于文化育人,此次非遗技艺传习夜校的开办,也是黄海学院博物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夜校开进大学校园的计划。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地方,非遗夜校将成为大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吕馆长积极表态,全力支持非遗传承及各类合作项目,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坚实的保障。


弦音诉历史,师承续文脉

张振华老师作为本次授课教师代表,着重谈到了古琴进校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古琴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不仅是一件演奏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无数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此次古琴能走进校园,离不开黄海学院的大力支持,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分享中,张振华老师还提及了自己的师承渊源。他的老师孙贵生先生,是一位低调而淡泊的古琴艺术家,曾为多部电视剧创作琴曲,其作品充满了对古琴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而孙贵生先生的老师查阜西,更是古琴界的泰斗,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恩泽惠及了一代又一代的古琴爱好者。


开启非遗传承新篇章

活动最后,举行了隆重的非遗传承基地揭牌仪式。随着红绸在掌声中飘落,“非遗技艺传习夜校” 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一刻,标志着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为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在社会广泛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此外,文化馆还向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赠送《匠心文脉: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徐福的传说》,以书籍为载体,传递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

非遗技艺传习夜校的揭牌,是非遗传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各方将以此为起点,携手共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果你也对非遗感兴趣,就快来夜校报名学习吧,一起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