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企业联合会主办的“标杆企业探访活动”在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以萨技术、青岛明月海藻集团、青岛环球集团有限公司、华世洁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绿电子、华夏天信智能物联等二十余家青岛本土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AI与大数据赋能产业升级、智能化转型痛点破解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青岛黄海学院受邀,人工智能系主任王晓辉代表参会,认真听取多家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进程中的实践经验、瓶颈挑战,尤其聚焦转型背后的人才需求痛点,为后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引进及配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交流现场,企业家们结合行业特性分享智能化转型实践与诉求,话题聚焦技术落地与人才支撑两大核心。以萨技术副总裁姚巍提到:“公司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公安等行业场景项目推进,以及落地模型。
各企业负责人纷纷分享智能化转型成果:从生产车间的智能机器人巡检、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到管理体系的AI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系统落地,智能化技术已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全链条。“智能化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从技术架构到人才结构的全面升级。”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行业技术专家与算法工程师之间的矛盾问题,也就是复合型人才短缺——既懂行业技术又掌握智能算法的技术骨干、能统筹智能化项目落地的管理人才、熟悉数字化运维的专业人员,均成为转型路上的“刚需”。
王晓辉认真记录各企业的人才需求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高端人才引留难”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高管展开深入探讨。他表示,企业是智能化转型的主体,而人才是转型成功的核心支撑,只有精准把握企业在不同转型阶段的人才需求,才能构建更具针对性的人才供给体系。
此次调研过程中,王晓辉系统梳理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三大人才需求方向:一是技术研发类人才,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二是跨界复合型人才,需兼具行业专业知识与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实操运维类人才,能熟练操作智能设备、保障数字化系统稳定运行。同时,企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一步,王晓辉将结合此次调研成果,推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相关政策的优化完善,搭建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对接桥梁,助力企业破解智能化转型中的人才难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数字化负责人王帅进一步坦言:“作为海洋经济领域企业,我们正推动海藻深加工全流程智能化,从原料检测到成品溯源均需AI技术支撑,但行业特殊性导致通用型AI人才难以快速适配,亟需定制化培养既懂海洋生物知识又掌握AI数据分析的跨界人才。”多位企业家一致认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是“技术赋能+人才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需精准对接企业岗位画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交流会尾声,王晓辉主任与多位企业家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双方将以 “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为纽带,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实训基地”,企业开放产线、项目资源供师生实践,高校则组建专项教学团队,为企业提供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破解转型中的人才短缺与技术落地难题,助力青岛区域企业实现高质量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