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大学生安全防线,填补安全能力短板,我院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心理主题班团课,以“风险预判-应急处置-心理调适”为核心,引导全院学生建立“生命优先”的认知,共筑校园安全屏障。
各班班团课以多元形式铺开安全学习,有的班级聚焦实验室操作、电信诈骗等真实案例,拆解“风险识别-应急步骤”的实用逻辑;有的班级设计“安全知识竞答”“情景模拟演练”,让宿舍用电规范、户外受伤急救等技能在互动中落地;还有的班级结合心理求助主题,分享“情绪崩溃时的自我识别”“校内心理咨询渠道”,解决大家的求助问题。
心理委员全程带动参与,从“你经历过哪些安全隐患”的分享,到“如果遇到危险该怎么做”的讨论,原本安全意识较弱的同学,逐渐绷紧了安全的弦——有人说“以后实验室操作会更仔细检查防护”,有人记牢了“电信诈骗的‘六个一律’”,还有人主动记下了心理辅导室的预约方式。
这堂班团课没有生硬的条款宣读,只有贴近校园生活的风险提醒与技能传递。它让“主动避险、互助守安”的意识,融进了同学们的日常认知里:从规范使用宿舍电器,到谨慎甄别陌生信息,再到察觉情绪异常时主动求助,每一个细节都是对生命的珍视。
愿同学们带着这堂课后的安全认知,在校园生活里多一份警惕、多一份从容,让安全成为青春最踏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