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29-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1-24浏览量:9562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区体育发展中心,各学区教育服务中心,各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各学校、幼儿园,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秋冬季节是食品安全事故、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也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要求和会议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当前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师生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已列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重点项目。近期,省、市、区相关部门正联合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督查行动,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狠抓重点环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要把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摆在学校、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工作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实施校(园)长负责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与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完善日常管理措施,加强平时对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管理

(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各学校、幼儿园要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熟悉处置过程。要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月度自查,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严格管控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和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对查出的问题要整改到位。严格落实相关负责人陪餐制,每天不少于1名校(园)领导陪同学生就餐,陪餐记录齐全。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开食品进货来源、饭菜价格、供餐单位等信息。建立完善校(园)长、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校(园)长要定期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确定一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学校、幼儿园食堂设施设备齐全、整洁,并正常使用,色标管理规范。食堂及周边环境清洁,地面干净无水。建立安全饮水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障师生的饮水安全。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落实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登记制度。采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餐的,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遴选供餐单位的重要标准,与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食堂帮厨或委托经营单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招标等方式公开选择优质餐饮单位。

(二)规范食品安全经营行为。各学校、幼儿园食堂要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在有限期内,不得超范围经营。严格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方可上岗,每学期培训1次以上。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并在餐厅醒目位置公示。实行大宗物品统一集中采购,学校、幼儿园食堂禁止采购和使用无食品标签、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及超过保质期的米、面、油等食品原料和食品,仔细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格证明文件;严禁储存、使用亚硝酸盐等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

(三)推进食品安全共监共治。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实行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实现食品制作实时监控,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10月底前全区各学校、幼儿园食堂视频监控设备安装要全覆盖、无死角,并能正常运行,尤其是各级各类幼儿园明厨亮灶覆盖率要达到100%;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幼儿园食堂和供餐单位进行可视化监督。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知识讲座、写一篇作文、办一块板报、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设置一块温馨提示牌。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及《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要求,配置一名专兼职营养师,科学制定食谱。各学校、幼儿园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学校周边和托管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引导,防止学生校外就餐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三、落实防控措施,提高防病能力

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 版)》《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764号)的要求,完善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强重点校(园)、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落实晨检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发挥校医、保健教师的作用,贯彻落实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预防接种证查验等制度,切实把好学生入校入园关。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早隔离。学生、幼儿得了流感等传染病,要主动隔离,不要到校(园)上课,中小学校和教师要做好补习工作。

(二)做好公共环境卫生工作。在全面开展校园清洁卫生的基础上,重点对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校车等场所进行清扫和清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防止传染病病原的滋生。加强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寄宿生被褥要勤换洗、勤在阳光下曝晒或提醒学生家长及时更换。已经发现病例的学校、幼儿园,要在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加强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中小学要开足体育课时,上好体育课,组织好体育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要通过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切实动员和引导学生家长带动和督促学生在家期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机体抵抗力。幼儿园要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并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适度适量的运动负荷量,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户外活动,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带领幼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以增强幼儿体质,养成锻炼的习惯。

四、加强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各学校、幼儿园要以践行健康中国行动为契机,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本单位秋冬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网络、学校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掌握相关预防知识,树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幼儿园要加强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充分利用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和幼儿家长宣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及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呼吁家长关注学生和幼儿的健康状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配合学校和幼儿园做好患病学生、幼儿的随访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关注学生和幼儿健康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关注健康、人人践行健康理念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应急处置,提高防范意识

各学校、幼儿园要做好食品安全及传染病疫情风险管理,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及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控与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按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程序妥善处置,并逐级上报教育和体育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等部门;发现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排查,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及时向属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和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防控协同机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督促整改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和传染病传播风险,保障广大师生健康。

六、加强督查整改,推动责任落实

各学区服务中心、教育办要积极与辖区内卫生、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督查和指导,严格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责任。学校、幼儿园要完善台账及档案资料。

近期,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各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包括公共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结核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卫生、市场监管部门及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检查提出的安全隐患,各学校、幼儿园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及时上报相关科室,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全力避免发生校园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安全事故。


附件:1.学校食堂现场检查表

2.秋冬季节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办公室

2019年10月29

附件1

食堂现场检查表

单位名称:

序号

检查内容

是否符合

问题描述或情况说明

1

是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自查,并整改到位。

□是□否

2

是否落实季度检查制度,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

□是□否

3

是否对前期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再检查

□是□否

4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且量化等级B级以上

□是□否

5

是否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以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是□否

6

是否学校(校区)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检查和督查

□是□否

7

是否校务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校长参加,每学期不少于1

□是□否

8

是否学校(校区)主要负责人亲自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不少于1

□是□否

9

是否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

□是□否

10

是否建立完善中小学和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例行检查等制度。

□是□否

11

是否严格落实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

□是□否

12

是否食品添加剂实行了“五专两公开”

□是□否

13

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

□是□否

14

是否有超范围经营问题。

□是□否

15

是否有过期食品、“三无”食品。

□是□否

16

是否学校食堂内及周边环境清洁,场所布局合理。

□是□否

17

是否设施设备齐全可正常使用,有满足需要的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

□是□否

18

是否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加工制作食品

□是□否

19

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明,且在有效期内。每学期培训一次以上。

□是□否

20

是否有专职食品管理员,并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证

□是□否

21

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食品留样,做好留样记录

□是□否

22

是否严禁储存、使用亚硝酸盐等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

□是□否

23

是否按规定上报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是□否

24

是否建设“明厨亮灶”。

□是□否

25

是否启动“五个一”活动。

□是□否

26

是否制定实际有效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熟悉处置过程

□是□否

附件2

秋冬季节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无并发症患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主要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措施,流感疫苗全年均可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9-12月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不共用毛巾手帕等;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探视患者应戴口罩,探视后应采取洗手等防护措施;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确需前往的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发生在秋冬季,易在学校、幼儿园等处引起集体暴发。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主要防治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证无照的街边小店。学校发现吐、泻患者要做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发生群体性感染。在处理呕吐物时也要戴上口罩,并及时使用含氯漂白剂等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预防病从口入。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每年夏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秋冬季小高峰。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

主要预防措施: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如: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需清洗和消毒患者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经常触碰的物品、家具和厕所,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75%的酒精不能灭活肠道病毒。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避免传播疾病。若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患儿应在家自行隔离更长时间,直至皮疹水泡干涸后2周。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主要预防措施:在疾病暴发或流行季节,学校应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个人预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 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患者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我省流腮发病呈双峰分布,每年11月至次年1月、4-7月为发病高峰。专家提示,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病人群为托幼儿童和学生,学校、托幼机构易发生流行,假期结束、学校开学时,尤其要高度关注,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成分的疫苗,如麻腮风疫苗;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腮腺炎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该病流行于夏秋季,儿童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局部地区成人发病呈增加趋势。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如猪、牛等家畜和鸭、鸡等家禽)或人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主要防治措施:及时接种乙脑疫苗,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校园环境中注意灭蚊和消灭蚊虫孳生地,如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外出时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对早期发现的乙脑病例,应早诊、早治,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