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
想要找份兼职、实习或者参与专业培训
赚点生活费的朋友有伐
小e在这里提醒大家
擦亮双眼,警惕各类骗局,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常见骗局有这些
一、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但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为其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介绍一家招聘公司,该公司却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更有甚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收到钱后就会消失,无处可寻。
防范方法
打工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
二、强制收取各种押金、保证金
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先支付押金,承诺在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来搪塞,并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后,以此“保证”学生不仅可以上班,还会在打工结束后归还保证金。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防范方法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传销组织蛊惑人心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防范方法
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绪激昂。如果识别出该组织为传销组织,应立即停止打工,及时报警。
四、高薪外地上岗诱惑你
非法中介或私招滥雇者声称,外地企业或总公司外地分公司、分厂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口头许诺不可轻信。
防范方法
一是提高警惕意识,做出正确判断;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就会面临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
五、签订书面协议很随意
有些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协议书”,打工结束后,因没有书面协议,劳务费无处可讨。有的单位在协议里为自己谋求了很多权利,而留给大学生的权利很少,这样的协议要谨慎对待。
防范方法
大学生打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
六、娱乐场所打工陷阱多
一般来说这类行业大都以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陪练等。青年学生到这种场所打工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防范方法
学生在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
七、家教兼职有危机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请家教、秘书等名义把目光瞄上涉事不深、找工作心切的大学生。不小心落入陷阱后,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
防范方法
增强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法律意识,不要贪小便宜。外出时要结伴,坐车要记车号。与家人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准确告知家教相关信息及工作地点。
八、扣取高额培训费
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参加公司的上岗培训,并要交培训费,发放培训资料、光盘等,但这些资料与考试内容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钱后做个样子。
防范方法
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正规企业有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者带薪的,劳动合同法也对于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
擦亮眼睛找工作
防范骗取个人信息
求职者在看到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之前,一定要查询这个公司的相关信息。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不需写得过于具体,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经历。
02当心利用网络求职骗取钱财
求职者要学会分辨网站的安全性,分辨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的真实性。在网上求职,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网站投递简历。
03谨防骗报名费和体检费
一般除了事业单位的考试公招之外,面试单位是不需要报名费的。而体检通常都是到二甲以上的医院自行体检以及缴费。所以,有任何企业要向求职者收取这两笔费用,那都是别有企图的。所有涉及钱的招聘面试都需要谨慎对待。
04拒绝扣留证件
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扣留的。初次面试,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即可,如果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向HR展示之后,一定要将原件拿回。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的标准。
05谨防骗取免费劳动力
按照规定,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必须对其支付薪资,而且试用期的工资应该是正式工资的80%。
看完了以上的提醒,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各类不良诈骗套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
①提高警惕:多了解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勿盲目信任;
②找准组织:遇到经济困难,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
③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④明法用法: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