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真伪难辨混淆视听。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2006年一个全国国民阅读(传统媒体)调查,这个调读调查可以显示出从1999年到2005年的6年当中,中国国民阅读丰在持续的走低。2005年国民阅读率是42.2%,识字者的狭义调读率是48.7%,相对于1999年比率下降11.7%。在这些读者当中他们选择不读书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没有时间,占43.7%,二是不习惯读书,比例达到29.1%。
当然这是社会的现状引起,所以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开展培养广泛阅读的活动,多年来广大同学已经养成主动参与阅读的习惯,并且每人都有一定的藏书量,广泛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树立热爱知识的观念,我院近日成立"图书角”来满足大家对阅读的需求。
滋润浓郁读书风尚,丰富心灵世界好书是阳光,照亮我们人生的航道;好书是蜂蜜,甘甜我们生活的芳香;好书是清泉,荡涤我们生命的河流。
读书可瞬间让我们通达世界各地。想想旅途劳顿的费时费力,阅读的好处在于随心所欲,用别人的体验,随时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至少灵魂在路上,不是吗?只要你愿意,每分每秒都可以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与迪拜的金碧辉煌间自由切换,更可沿着历史的轨迹穿越上下五千年的千回百转,在时光的河流中任意畅游,而平常的旅行,虽穷尽一生怕也是所至有限,所以说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最佳拍档,相对身体的局限,灵魂的旅行是是极大的延展与丰富。
是读书可让我们的心智得到极大提升。格物致知也好,修身养性也好,如此这般关于读书可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诸多好处,我们都早已在老祖宗的经典文献中熟知。这里强调的是,书刊本身所承载的全世界的文化文明,让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更为开阔,而尽可能少地沦入个人的狭障观念,自然知之越多,观之越明,断之越准,心之越静,智慧的提升自然而然。
董卿曾说: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董卿也曾说: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它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我表现得更出色。
读书能让我们的灵魂不再孤单。每一本书乃至每篇文章背后都有着鲜活而充满独特人生的个体,遇到一本好书更莫如巧遇人生知己,彼此透过字里行间在分享与交流,很多热爱阅读都能在一次成功的阅读中感受到灵魂的共鸣。而这样高山流水般的知音礼遇在阅读之外可遇不可求。退一万步讲,读书的好处更在于孤单时的充实、无助时的鼓励、浮噪时的觉醒……读书,是对自我最长情的陪伴。
走进书籍就是走进思想的闪光圣殿,当你静静地融入书中时,就会慢慢地发现,你的思想已不再是别人的跑马场,而是思维积存下的精神百花园,那里繁花似锦,那里五彩缤纷。世界读书日到了,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吧,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为自己建一座精神的百花园。
总之,读书可以使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