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企合作
财会金融系举办“企业课堂”——周星总监解码“如何写一份打动HR的简历”
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量:63

2025年10月26日上午10点,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财会金融系举办“企业课堂”专题讲座,邀请阿里商办—嘉商务校招培训总监周星担任主讲。周星老师具有人力资源测评师、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与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资质,长期服务于企业校招与高校就业指导一线,实操经验与教学经验兼备。本次讲座以“如何写一份吸引HR的简历”为题,从企业用人视角解析HR筛选逻辑,帮助同学们以岗位需求为牵引完成从“个人经历堆砌”到“岗位匹配证明”的写作转变。

讲座伊始,周星指出,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时关注三件事:岗位是否匹配、能力是否可证、潜力是否可见。她将其凝练为“知识—技能—才干”的三齿轮模型:知识回答“你懂什么”,对应学校、专业、课程与获奖;技能回答“会什么”,聚焦项目实践、竞赛与证书;才干回答“是否适合”,体现价值观、性格与团队协作。周星强调,简历不是万能清单,而是围绕目标岗位的证据集合。因此,写作第一步必须细读岗位JD,提炼3—5个关键词,再用与之强相关的经历逐一“对证”,形成清晰的匹配链路。

围绕写作方法,周星提出“四步法”:一是解析岗位与行业需求。例如销售岗重沟通表达与结果导向,技术岗重专业功底与开发实操,行政岗重组织协调与通用能力;二是避免空话套话,用数据化案例说话,把“负责过、参与过”改为“完成了什么、提升了多少”,诸如“对账流程优化后耗时缩短40%”“校赛项目实现线上拉新1200人”等;三是按企业与职位定制简历,将与岗位最相关的内容置于“首屏”,不同公司准备差异化版本;四是信息完整与便捷沟通,保证姓名、电话、邮箱、现居地址等要素规范准确,作品链接可直达。

在岗位差异化部分,周星结合大量案例给出要点:技术岗位应突出课程成绩、项目仓库与版本控制记录,附上可运行的Demo或Git链接;销售岗位宜呈现谈判邀约、活动执行、渠道拓展的量化成果;行政岗位可展示会议组织、物资管理、流程优化与跨部门协调的证据。她提醒,同学们即使缺少实习,也可以把课程作业、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转化为可迁移能力,关键在于以岗位语言重写过程与结果。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围绕“无实习如何写出亮点”“同一岗位不同公司如何区分投递”“视频面试如何自证稳定与可靠”等问题,周星逐一给出操作清单:先做公司—行业—岗位三层调研,确定关键胜任力;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撰写经历并量化成果;准备5—7个高频问答脚本与2—3个追问延展点;线上面试注意镜头角度、光线与背景,话术以“问题—方案—结果—复盘”结构收尾。多名学生在现场完成了简历“首屏卖点”和一段经历的“数据化改写”,收获明显。

“这堂课让我第一次明白简历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岗位看的。”2022级学生表示,“过去总是罗列课程和社团,如今知道要用数据证明价值。”系负责人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企业课堂以岗位场景为牵引、以证据呈现为核心、以结果导向为方法,帮助同学们建立“从岗位出发写简历”的思维方式。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出简历门诊、模拟面试、企业HR面对面、岗位精准推送等系列活动,并与用人单位共建案例库与实训项目,形成“课堂—项目—用人”的闭环机制,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次活动得到师生一致好评。许多同学表示,已根据讲座思路完成简历重构,并计划在接下来的招聘季中进行A/B测试与投递优化。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持续提升就业育人质量,为学生走好从校园到职场的“第一公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