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诚信教育|厚德能载物,诚信赢天下
发布时间:2022-05-17浏览量:2276

  《易经》有言:“人之所助者,信也。”其意为:对人最有帮助的是诚实守信。诚信,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论我们处于哪个人生阶段,它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即处世之根基。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作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更是大学生立足于“校园社会”的基本的品质。“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在各个高校中,诚信身影无处不在。而作为资助贫困学子圆梦高校的高校资助政策,亦是诚信的主场。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作为助力广大学子圆梦高校的扶助体系,在“读不起大学”问题仍然存在的时代条件下,为高校学子,在本专科生教育阶段提供多种方式的扶助,成为他们踏入大学校园的重要方式。随着资助政策的增加,一些不诚信的现象也随即涌现。对此我们必须谈诚信问题。

01? 大学生欠贷三大原因 ?

  1、信用意识薄弱

  为尽快拿钱,许多学生签协议时不看条款,误以为助学贷款就是助学金,是国家给的补贴不用还。根据国家规定,本科毕业后6年内还清贷款,然而部分欠贷研究生以为只要没毕业就可以不用还贷,事实上已进入还款期。

  2、毕业生流动性大

  “来借款的学生很多连手机都没有,协议上留下的都是宿舍电话。”助贷协议上的联系方式往往不是有效联系方式,许多学生毕业后就失去联系,而银行不可能一个一个地上门催款,只能通过学校或寄函的方法催款。“许多学生并不是恶意欠款的,只要联系上了,一般都还是还”。

  3、就业状况确实很糟糕,难以还款

  由于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等原因,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艰难。艰难的就业环境、困苦的经济条件等等生活的重担压在大学生身上,催发了欠贷现象的屡屡出现。

02? 受助注意事项 ?

  1.拖欠还款

  有的高校学生虚假提供家庭经济困难信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的贷款学生逾期不还,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未能落到实处或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贷款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应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2.个人信用记录

  个人信用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于个人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提供信用或者提供多少信用的制度。

  3.失信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失信他人会造成别人对你的信任度缺失,个人口碑降低,拒绝与你合作最终被社会排挤。

  在法律程度上,失信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欠钱不还的老赖,法院会有以下惩罚措施:

  ①禁止其部分高消费行为(乘坐飞机,购买列车软卧);

  ②限制其金融行为(贷款和信用卡办理);

  ④会在部分公共场所公布其名单(电影院,电视上也会有);

  ③限制出境。

03? 结语 ?

  孔子有言,“人无信不立。”古有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求信的故事,诚信对于一个人是十分必要的品格。

  大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活动是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的:

  首先,它能够让我们学习到一系列的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在当今社会能够更好地立足;其次,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征信意识、风险意识、金融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塑造我们高尚的人格,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弘扬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督促公民诚实守信,我国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然而此个人信用制度只是对公民的最低信用标准进行了要求,大学生应时刻牢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成为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