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第二届总工论坛第一期讲座 ——性能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3-06-01浏览量:1716

5月30日,青岛黄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知新楼-2楼东配多媒体(阳)举办第二届总工论坛第一期讲座,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立军做题为“性能与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建筑工程学院于征博士主持,土木工程系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讲座开始,建筑工程学院领导致辞,总工论坛是建筑工程学院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学院邀请极具威严威望的大师级专家指导我院师生。学院举办总工论坛的意义是鼓励师生在工作中要做到”知识和理论相结合,理论和应用相结合,应用和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鼓励师生将王立军大师这样优秀的人才当做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不断进取,人生要有目标才有努力的动力。

王立军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英国皇家注册结构工程师,香港注册结构工程师。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9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设计铜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省部级奖20余项,担任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主编。

王立军大师在讲座中提出抗震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建筑在一定的地震强度下达到某种性能要求。因而从这点上讲,所有的抗震设计都属于性能设计。本报告从抗规的小震设计出发,通过将其与美标、日标、17钢标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结合点,即性能系数。结合国务院条例设防地震下建筑保持正常使用的要求,通过设计案例解读该类建筑的设计方法,并对采用一种新型惯容阻尼系统(TVMD)的减震结构做简要介绍。

在提问交流环节,徐秀凤博士提出在地质灾害中能否实现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这一设想。王立军大师指出我国的强柱弱梁技术仍不完善,可以参考国外相关经验,不断发展这项技术。最后,王立军大师结合自己个人经历,提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当今面对AI的挑战,建筑行业是经久不衰的行业,但是仍旧需要众多精英,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前进,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踏踏实实走向更远的远方。

尽管此次报告的时长不过两小时,但是王立军大师谦逊严谨的研究态度及清晰幽默的讲学风格却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结束后,他与对其研究感兴趣的老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讨论。

本周六6月3号我院将继续在知新楼-2楼东配多媒体(阳)举办总工论坛第二期:装配式建筑新进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由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崔士起报告。  

本次总工论坛的召开,邀请业内高水平人才分享行业前沿发展,更深入地扎根于专业的现实需要,服务于区域发展的要求,更积极地探索应用型的本科发展之路,也为学生们提供多元的成长途径,培养其知行合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