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我校智慧城市工程学院举办2025教师学生面对面第三期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科研骨干教师高微博士为学生带来主题为“ENSO背景下大洋悬浮体的响应机制”的学术报告,多年级本科生代表参会。报告旨在拓展学生海洋科学视野,深化对气候与海洋相互作用的认知。
报告中,高博士通俗阐释了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核心机制,结合Bjerknes正反馈理论说明其通过风场、洋流影响海洋环境的路径,并聚焦大洋悬浮体,详解其作为物质循环载体的重要性及在污染物输运等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核心响应机制,高博士结合西太平洋案例,分析ENSO对悬浮体分布的调制规律:厄尔尼诺年冬季风减弱致海水层化加强,抑制悬浮体锋面活动;拉尼娜年垂直混合增强促进锋生,且海域响应存在差异。卫星遥感图表直观展示二者滞后相关性,让理论具象化。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观测技术、ENSO预测等提问,奥伯氏解答并分享科研经历,鼓励跨学科思维。
此次报告厘清了二者内在关联,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桥梁。学生们表示,报告拓展了科学视野,激发了研究兴趣,为后续学习科研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