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心理健康 |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指南
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量:152

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春季既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心理波动的高发期。心理健康不仅是大学生快乐生活的底色,更是高效学习与生活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守护心灵的绿洲。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思维、行为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处于良好、平衡的状态,能够有效应对生活压力,发挥自身潜能,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积极适应环境变化。  

常见心理问题

01.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带来情感支持、学习助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性格差异、环境变化、社交经验不足等因素,许多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少学生会出现害羞、不善言辞、缺乏交往技巧、不擅长处理冲突等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交往,甚至害怕交际。


02.学业压力方面问题

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如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失当;以及考前过度紧张、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因成绩不理想产生自我否定,甚至逃避学习,拖延症严重,伴随自责和焦虑循环等;有时,他们难以接受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开始对生活缺乏信心,甚至出现迷茫、狂躁、自甘堕落等情况。


03.恋爱与情感问题

部分大学生的爱情观还不成熟,往往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很多事物都看得很美好;甚至失恋后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影响生活、学业,甚至引发抑郁和自杀倾向。

04.就业与未来焦虑

大学生在面临求职、职业选择或就业竞争时,因不确定性、自我怀疑或外部压力而产生的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焦虑可以转化为动力,但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求职表现。


该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认识心理健康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明白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就像身体会生病一样,心理也可能出现“小感冒”,不必过分恐惧和羞愧。避免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思维模式。例如,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也不要因为一个小挫折就觉得世界末日来临。

自我关怀

合理宣泄:通过运动分泌多巴胺释放压力,或尝试写日记等创意方式梳理情绪。

放松练习:学习“蝴蝶拍”“盒式呼吸法”等放松技巧,5分钟即可缓解焦虑。

艺术疗愈:观看治愈系电影(如《海蒂与爷爷》)、阅读心理学书籍,用艺术表达内心。

情绪管理


1. 学会表达情绪: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和朋友、家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2. 采用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帮助自己在情绪激动时快速平静下来。

3. 培养积极情绪: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感恩,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增加快乐的体验。

寻求帮助


1. 利用校内资源: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预约中心的专业老师进行咨询。

2. 向身边人求助:向信任的老师、辅导员、同学舍友或家人寻求建议和支持。

3. 学习心理知识:通过阅读心理书籍、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自己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心灵如花,需时时浇灌。无论你正经历怎样的阴雨,请记得:求助是勇者的选择,成长从“心”的接纳开始。

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忙碌的学业与丰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之所;在青春的旅程中,与温暖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