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3日,我院早期教育教研室逄亚妮老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早期教育及师范教育研究实践中心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育学系共同举办了“课程与游戏教学国际工作坊”。该工作坊旨在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围绕游戏教学和幼儿园园本课程交流学术前沿动态,分享课程探索实践,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引领与指导。
工作坊1 英国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工作坊
11月22日,英国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工作坊在期盼中拉开帷幕。主讲嘉宾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生项目负责人、资深培训专家Helen Bradford博士。

Helen Bradford博士结合精彩的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英国游戏教学法的历史及发展、游戏的种类、中英对比及游戏教育实践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践。Helen Bradford博士将自身多年学术研究经验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相融合,让参会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英游戏教学法的核心要素与应用策略。
工作坊2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工作坊
11月23日,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工作坊主讲嘉宾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李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副所长杜继纲副教授主持。李辉教授围绕“国际流行幼教课程模式、香港和深圳园本课程建设案例分析、园本课程建设的要点难点盲点、李氏十成模型、各地园本课程建设问题及解决方案”五个主题进行分享。
李辉教授首先对国际幼教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梳理与点评,并提出在“引进”国外课程模式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甚至是异化和变形。因此,园本课程建设在汲取各种模式优势的同时,要认清本园的实际状况,坚持适度原则。紧接着,他对香港维多利亚幼儿园IBPIP课程、灵粮堂幼稚园“高广度”课程、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莲花课程等园本课程建设案例进行了介绍。为了帮助学员更直观地了解课程开展的实践形态,邀请了莲花二村幼儿园章誉老师进行了深入分享。
经过两天的学习和互动,逄亚妮老师顺利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所颁发了结业证书。

(逄亚妮老师认真整理的笔记节选)
学无止境,作为学前人更要勤于思考,每天进行教学反思和感悟。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感悟工作坊留给参会者的两个双语问题:
How is early childhood conceptualised in your country?
在中国是怎样定义幼儿期的?
How are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structured and governed in your country? Is there a spilt between ‘care’ and ‘education’?
在中国幼儿服务是怎样组织和管理的?“保育”和“教育”之间有所分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