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心中充满阳光
发布时间:2020-03-08浏览量:4194

 面对疫情难免会产生担忧、害怕、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恐慌心理过度、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非理性行为出现,因此“心理防疫”同等重要。接纳改变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面对病毒,我们很难做到淡定,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己太脆弱,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范、预防感染。

    这些改变帮助我们动员全身的能量,以一个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和处理疫情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改变,我们才能更严肃地看待疫情的现状,更积极地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为疫情的防治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与情绪共处正视情绪变化。在疫情的压力下,人们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情绪变化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此时我们还可以:合理宣泄情绪,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倾听、倾诉都是很好的排解情绪的方式。

先照顾好自己,在这个时候,先缓解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恢复、更好地帮助其他人。维持正常规律健康作息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持合理的锻炼。

    减少刷手机和新闻现在接受信息的渠道极多,消息层出不穷,各种群里的真假消息让人无所适从,不加节制的接受只会增加焦虑恐慌情绪,可以每天定时查看手机新闻,从正规、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确定真实性的消息,不盲目听信传播。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当人类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要正视这些症状,告诉自己恐惧害怕焦虑担心时会有这些不舒服。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